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
A.位于热带地区,南北距离约4400千米
B.地形以盆地为主,河流水系呈向心状
C.洋流向北流动,流经海域易形成渔场
D.地处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小题2】与甲地相比较,乙地
A.雨季持续时间更短
B.一年中任何一天白昼时间都更长
C.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小
D.春分日这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更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05 07: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如图7),且此半球是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的经度是
。
(2)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3)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______(填“晨”或“昏”)线,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_,这一天北半球为________(节气) ,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_(填“快”或“慢”)。
(2)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度数为________。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4)图中E地地方时______时日出,昼长为________小时。
(5)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大到小排序__________。
同类题3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的长度大约是
A.10天
B.15天
C.20天
D.25天
【小题2】全球昼夜长度相差最小,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小题3】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农事活动中的谚语是
A.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小题4】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南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
D.合肥白昼逐渐变短
同类题4
下图甲图示意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乙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地球位于A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扬州、石家庄、哈尔滨三地昼最长的是______。
(2)乙图中①地风向为 ______,①、②、③三地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_。
(3)乙图中M高压最强盛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甲图A、B、C、D中______的点。
同类题5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小题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3】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