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白露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9月的7、8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
A.秋分
B.寒露
C.霜降
D.白露
【小题2】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为360°,顺地球公转方向,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白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 )
A.105°
B.165°
C.195°
D.285°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12 10:1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球公转到C点附近时,正值北半球的:(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小题2】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图中正确表示会议期间地球所在公转轨道位置的是( )
A.DC段之间
B.CB段之间
C.BA段之间
D.AD段之间
【小题3】地球公转由B→A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慢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变快
C.角速度变慢,线速度变快
D.角速度变快,线速度变慢
同类题2
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同类题3
中国人有过冬(冬至)的习俗。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春天已不远了。读“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冬至的日期一般是
(月、日)前后,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2)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
点(近日/远日)附近,公转速度较
(快/慢)
(3)冬至过后,南通昼长将变
(长/短)、日出时间将
(提前/退后)、正午太阳高度高度将变
(大/小)。
同类题4
我国民间从冬至算起,每9天为一个阶段,称作“冬九九”,并有“数九歌”,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九九”结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B.赤道--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C.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D.赤道--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
【小题2】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B.南极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C.武汉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D.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北半球
【小题3】从数九歌谣可以推断出,其流传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南
B.西北
C.华南
D.华北
同类题5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月____日的光照情况。
(2)A、B、C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
(3)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小时。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