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与细胞
- 遗传与进化
- 稳态与环境
- 生物技术实践
-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 +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 生物技术实践综合
-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
- 实验与探究综合
- 生物科学与社会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下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_________。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次。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_________。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____次。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法。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__________,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法。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__________,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自然界筛选嗜盐菌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嗜盐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
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盐条件下培养。在富集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
(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该方法在第二次划线及其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培养嗜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_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嗜盐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
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盐条件下培养。在富集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____。
(3)下面两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该方法在第二次划线及其后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 菌落直径:C(mm) | 透明圈直径:H(mm) | H/C |
细菌Ⅰ | 5.1 | 11.2 | 2.2 |
细菌Ⅱ | 8.1 | 13.0 | 1.6 |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
C.在统计菌落数目时,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 |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
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培养相关的问题: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检测所倒的平板是否合格,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分两个步骤,即__________________和涂布平板操作,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菌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过程中,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检测所倒的平板是否合格,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中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过程分两个步骤,即__________________和涂布平板操作,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菌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过程中,我们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菌落数目,选取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1表示研究人员为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进行的相关实验流程,其中透明圈是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消耗特定营养物质形成的。图2、图3是研究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和热稳定性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
(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

(1)本实验中,选择蘑菇培养基质作为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这是因为______。
(2)筛选用的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______,并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______。筛选时应选择D/d较大的菌株,因为这一指标值越大说明_________越强。
(3)研究纤维素酶的热稳定性时,首先将纤维素酶液置于35~6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2h,再取上述温度处理的和未经保温处理的纤维素酶液,在______℃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的催化速率,计算______。
(4)生产中使用该纤维素酶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原因是______。
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EMB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星黑色。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止培养→统計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经过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 。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__ 操作。从功能上看,EMB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 培养基。
(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___________ 倍,将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45,黑色菌落为5,则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___ 个。
(5)若要测定待测水样中酵母菌的数目,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_____ (填“更大”或“更小”)的滤膜。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经过灭菌处理的是
(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的操作为
(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
(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到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
(5)若要测定待测水样中酵母菌的数目,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
某种菌在30℃的环境下,经过6周后会产生2种不同的酶,几乎可将PET塑料完全分解。下图是分离、纯化和保存菌株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塑料垃圾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该菌株的首选样品 |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PET塑料粉末,通过菌落特征挑出分解PET塑料的菌落 |
C.通过涂布平板法可以获得单菌落 |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

(1)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_______ 。从功能上讲,步骤③中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 培养基。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计时。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失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 。
(3)同学乙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C,平板中部分菌落越来越稀少,因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步骤③的培养基成分与普通液体培养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步骤③培养基中
(2)同学甲进行步骤④的操作,其中.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
(3)同学乙采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C,平板中部分菌落越来越稀少,因为是
(4)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