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生物

题干

为了分离和纯化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科研人员利用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进行如图A所示的实验。

(1)配制好的培养基灭菌通常可以使用_________法。步骤③与步骤②中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进行过程④的操作,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B所示。该同学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推测同学甲用此方法接种时出现图B结果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也按照同学甲的接种方法进行了过程④的操作:将1mL样品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57。据此可得出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需要震荡培养其目的是提高培养液溶氧量,同时使__________,提高营养物质利用率。
(5)步骤⑤后取样测定石油含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20-01-24 03:40: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为目的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在________步骤后。
(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运用图A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 mm3,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 mL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_______个。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_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________染色法。在培养基灭菌后倒平板前以________比例加入染液,这种鉴定方法的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通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若无条件,也可用间隙灭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将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然后在36~37 ℃下放置24 h;之后重复前面的操作2-3次。请分析:
①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______。
②在36~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怎样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