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功能,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正常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对照组应设为
A.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作相同处理,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下丘脑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去除垂体后作相同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成年健康的家兔作相同的处理,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
C.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
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B.给肉牛注射生长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C.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棉花栽培过程中,需要摘心(打顶)使侧芽的生长素量()
A.增加,以抑制其生长B.增加,以利其生长
C.减少,以抑制其生长D.减少,以利其生长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D.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2,4一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

(1)激素甲是_______.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   
(2)据图分析可推知:高浓度的生长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促进”或“抑制”),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促进”或“抑制”)。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较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和______。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脱落酸(ABA)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激素,其具有多种功能。ABA通过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以增强植物抗寒性的功能已经研究证实。某研究小组为验证ABA增强植物的抗寒性,取若干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行了两次实验处理,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BA进行了第一次常温下48小时的预处理,进行完第二次处理后测定叶片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处理是将幼苗放入低温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B.用10-5mol/L脱落酸处理的水稻幼苗抗寒性最高
C.据图分析脱落酸增强抗寒性的功能具有两重性
D.推测植物体在寒冷条件下合成的脱落酸会增多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有人用4株生理状况相似的玉米胚芽鞘来研究与向光性有关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
将4株玉米胚芽鞘分别置于4个不透光的纸盒中,分别编号,其中②③④号纸盒右侧壁上留有小孔,且给予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4株玉米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直立生长的胚芽鞘是________,向光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是________。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根据①号与②号实验结果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胚芽鞘的生长具有_______性,原因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素含量_______于向光侧,引起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根据③号与④号实验结果对照分析,可以说明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__________。
(4)生产上的应用:
人们在认识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后,农业生产上适时通过摘除棉花的顶芽等措施来解除_______,达到增产目的。
当前题号:10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