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
A.可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测定该氯水的pH值
B.装Na2CO3溶液的试剂瓶塞用玻璃塞
C.蒸馏操作时先通冷却水再加热
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常保存在煤油中,实验时多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 、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 + CO2 + H2O = NH4HCO3 ;  NH4HCO3 + NaCl = NaHCO3↓+ NH4Cl ; 2NaHCO3 = Na2CO3 + CO2↑+ H2O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 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____管通入_______气体,再从_____管中通入________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3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10分)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 + CO2 + NaCl + H2O ="=" NH4Cl + NaHCO3↓,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0℃
10℃
20℃
30℃
40℃
5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aHCO3
6.9
8.1
9.6
11.1
12.7
14.5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是因为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 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人的胃壁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称为胃酸。胃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的不适。下列物质不能作抗酸药的是()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铝C.碳酸镁D.硫酸钡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分别与三份同浓度的盐酸进行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100 mL盐酸
100 mL盐酸
100 mL盐酸
m(混合物)
9.2 g
15.7 g
27.6 g
V(CO2)(标准状况)
2.24 L
3.36 L
3.36 L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3.0 mol/L
B.15.7 g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后有剩余
C.加入9.2 g混合物时消耗HCl 0.1 mol
D.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为1:1
当前题号:7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将a molNa2O2和b molNaHCO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让其充分反应。当剩余固体为Na2CO3、NaOH时,排出气体的成分和物质的量可能为
A.只有O2;n(O2)=a molB.有O2和CO2,n(O2)=mol
C.有CO2和H2O,n(H2O)=molD.有O2和H2O,n(H2O)=mol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未画)。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________(填“Ⅰ”或“Ⅱ”)烧杯,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通过实验甲可比较出_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更稳定。
(2)实验乙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包有Na2O2的棉花着火燃烧。棉花能着火燃烧,说明该反应特点是________。
(3)取1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进行加热,将生成的CO2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完全吸收,测得生成沉淀4.0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实验题 | 难度:0.99
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甲装置可制得Fe(OH)3胶体
B.用乙装置可制得金属锰
C.用丙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用丁装置能较长时间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