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掉下了悬崖,幸好抓住了悬崖边的一棵小树苗,才有机会喊救命。一只羊听到了救命声,就走过去神色安详地说:“松开小树,把手给我,我拉你上来。”猪看了看神色安详的羊,有些将信将疑,继续喊救命。
过了一会儿,小树苗的树根开始松动,羊再次对猪说:“快点,时间不多,把手给我。”面部表情还是那么安详,不慌不忙。猪还是无法相信羊,于是继续无视。
又过了一会儿,悬崖边的石头崩塌,小树苗再也支持不了重量,带着抓住它的猪向悬崖深处坠落。猪绝望地望向天空,高喊道:“佛祖,你为什么不救我!”就消失在无尽的悬崖深处了。羊安详地叹了口气,全身散发着佛祖的金色光芒。“我本来想救你的,但是你却不相信我,怪得了谁!”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英国鞋厂和日本鞋厂的推销员同时到达太平洋岛国推销产品,他们抵达后不久,都向上司发回电报。英国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不穿鞋,产品无销路,近日即回国。日本推销员的电文是:此地人均光脚,亦无穿鞋历史,产品销售潜力大,拟常驻此地。
请以“机遇面前”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要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实现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深邃,心灵更加明澈。
请从望远镜,显微镜,反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择两种镜,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中的“渠”可以指向人、集体甚至是社会;而“活水”的载体也多种多样,书本、某个人、自然都可以是“涓涓活水”。
读这首哲理诗,你有怎样的启发、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标题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个词隐含的意思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是有两面性的,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正确估计到事物的两面性,合理的运用好,要不然对自己不一定是个好事。
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剑呢。
请以“ 是一把双刃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文体特征鲜明。
古今对译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①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②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③,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④。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⑤,而记游⑥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⑦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⑧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⑨,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⑩也。既其出⑪,则或咎⑫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⑬随之而不得极⑭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⑮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⑯。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⑰,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⑱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⑲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⑳,于人为可讥㉑,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㉒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㉓,又以㉔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㉕,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㉗,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那里筑舍定居,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墓旁的小屋。距离郡禅院东边五里,人们所说的华山洞,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模糊、磨灭,只有从它残存的宇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在涧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很多,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着山路而上五六里,有个洞穴深远幽暗,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称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同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了。”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及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诗文留念的人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的人更加少了。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已经出洞,便有人责怪那个要求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来),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因此我有所感慨。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路)平而近,游览到达的人就多;路险峻而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平凡的景象,常常在那些险要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又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力量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的,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为自己的志向竭尽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啊。
我对于那倒下来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世的人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来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宇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①卒:死。②阳: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③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④盖音谬也:大概是由于读音错误。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谬,错误。⑤侧出:从旁边涌出。⑥记游: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⑦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⑧怠:懈怠。⑨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⑩明:照明,这里用做动词。⑪既其出:已经出洞。其,助词,无实在意义。⑫咎:责怪。⑬其:这里代指自己。⑭极: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⑮叹:感慨。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无不在,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⑰非常之观:不平凡的景象。观,景象。⑱随以止: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⑲相:帮助。⑳力足以至焉:下面省去“而不至”之类的话。意思是力量足以到达那里(却没有到达)。㉑于人为可讥: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于,在。㉒其:难道,表示反问语气。㉓仆碑:倒下来的石碑。㉔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㉕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谬,弄错、使……错。其,指古书。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做动词。㉖慎取:谨慎地采取。㉗父:通“甫”,对男子的美称。
蜿蜒的小路、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峦、寂静的森林、广袤的天空、浩瀚的大海……地球上的每个角落都有美丽的图画,你曾置身于哪一幅画面中?试选取一片最美的风景写成文字。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800字。
皓月当空,引发人们多少遐思奇想,人们常常想到它和自然、社会、人内心的情感等等有着某种联系。
请以“啊!月亮”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故事,可以谈看法,可以抒发情感……
文体不限(除诗歌之外),不少于800字。
春天里,校园中,绿肥红涨,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请用诗人和哲人的眼光观察和感悟这份美。必须运用描写和议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