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只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有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了三文钱,并用这点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的漠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掉出一颗,彼得一见就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先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劳碌。”
是的,“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劳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会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你有这样的经历或者感受思考吗?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立意自定,字数不少于800。
名贵的人参,普通的半夏,甜的甘草,苦的黄连,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药用价值。用人参治的病,半夏不能医;用半夏医的病,人参也不能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我们不妨细心观察一下,一些人常常说:“是的,但是……”一些人常常说:“现在不……”一些人常常说:“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的人往往是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人。
要求选准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有时候,拍照拍了一卷胶卷,最后的一两张本来不打算拍了,为了避免浪费,就随便拍了一两张。谁知道胶片冲洗出来后,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后拍的那一两张。
你画了很画,眼看还剩有一些颜料,为了避免浪费,信手再画一张,将其与先前的作品比较,结果最满意的一张也就是这最后一张。
这样的现象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一种幸运,或是一种必然。也许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看法。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主,标题自拟,文体自选。800字以上。
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才!”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才”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请以“回声”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当我对比
我所得到与我所失掉,
我所错过与我所达到,
简直没有什么自豪。
我觉察出
无端虚掷了多少时光,
美好的意愿如同一支箭,
中途落下了,
或飞向一旁。
可是谁敢,
用这种方法来衡量得失?
失败可能是变相的胜利,
最低潮就是高潮的开始。
根据此诗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淡淡的忧伤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史铁生在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上构筑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生命的姿态。
你可以放浪形骸,但不可为世事而狂躁;你可以大隐于市,但不可以为市声所困。
请先在空格处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然后以“我渴望 的生命姿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诗歌除外),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今年3月份,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播出后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观”的大讨论。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我国GDP不断增长,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禁反思,在物质生活可能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幸福感”是否也在不断增加。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有人认为:现代人处于一种“另类生存”状态,人们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腿脚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
现代人应该有怎样的生存状态?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他人的故事。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限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