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
请联系你的感受和人生,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生活中处处都有挑战,面对歹徒行凶能否挺身而出是挑战,第一次走上演讲台是挑战,参加高考是挑战,向朋友说声“对不起”是挑战,向父母说声“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也是挑战。
请以“挑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
苏东坡写过一篇《日喻》,说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不知太阳为何物,问“有目者”。有人告诉他太阳像铜盘,并敲了敲铜盘让他听;过几天,盲人听到钟声,就认为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芒像蜡烛,并让他摸了摸蜡烛,过几天,盲人摸到了竹笛,又以为是太阳。苏东坡在文章中还说,南方有一种“没人”,能长时间潜在水中,只因为他“日与水居”。“得于水道”,所以“七岁能涉,十岁能游”,十五岁就能“没”了。假如北方一名“从不识水”的勇士来找“没人”学“没”,“没人”给他讲得再好,他“没”到水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讯先生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19岁时的一次全国大游历。游淮阴他追踪韩信早年的足迹;访齐鲁他瞻仰孔庙,观察儒风习俗;到彭城,他听取汉高祖刘邦的传说故事;达大梁,他凭吊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著名的夷门……可以说司马迁因为青年时有了行万里路的亲身实践,才能著出不朽的史书。
从前,有个富豪人家的儿子,能够非常流利地背诵航海方法,大家都很信服他。后来他们一起航海,船老大突然病死了。大家自然就请富豪的儿子了。他也义不容辞,当起了船老大。到了回水和急流的地方,他高声背诵驾船的口诀,可是船就是怎么也稳不住,最后终于翻了,全船人都淹死在海水里。
要求:自定中心,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一个果农的葡萄大丰收了,他非常高兴,就捧着一篮子的葡萄让过路人品尝。半天
里,他邀请了三个过路人吃葡萄,但三个人都疑惑地摇摇头走了。第一个人想:“他想求我办什么事呢?”第二人想:“教这样的人弹琴肯定费劲。”第三个人想:“竟敢打我的主意。”这第一个人是当官的,第二个人是琴师,第三个人是美女。其实,果农只不过是想让人分享他的丰收喜悦罢了。
人要是禁锢在自己的藩篱中,就只能从一个视角看事物,大千世界皆向后隐遁,眼中只剩下目力所及的区区之地,那见识胸襟就可想而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如果你把手磨出了泡,下次就不容易再起泡了,因为手掌的皮愈磨愈结实;如果跌断了大腿,以后你就得更加小心了,因为跌断的骨头不但不能更加结实,反而会变得比较脆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内容(如“父亲”“老师”“同学”……),补全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一阵海啸过后,沙滩上出现了许多鱼。它们的心被无奈与痛苦所充斥。有的鱼,选择自暴自弃,一动也不动,在寂寞的等待中结束了生命。有的鱼,不停地跳跃,想回到碧蓝的大海中,但没过多久,它们就累死了。有的鱼,它们知道回去已不可能,但努力呼吸适应没有水的新环境,在呼吸中它们长出了肺,鳍也变成了四肢。于是,它们开始了新的生活,也许,陆地上的生活比海洋里的生活更美好。
要求:
①必须与所给材料有一个明确的结合点。
②标题醒目。
③文体不限。
④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