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典故化育后世,如“前车之鉴”“一诺千金”“负荆请罪”“图穷匕见”“三顾茅庐”“闻鸡起舞”“王郎卧冰”“精忠报国”“孔融让梨”“邯郸学步”等等。
请以其中两三个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看法,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感受。
要求:①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②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③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2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东北农村:土房和石头房,一般都是两间。一间当厨房,有一口大锅和大水缸。一间有一铺大炕,铺着炕席。全家人都睡在一起。房子低矮简陋,夏天漏雨,冬天漏风。(40年前)

江南农村:平房,用砖砌的,一般三间。用水泥和彩色的沙子造型。从那时起,孩子们可以有自己的房间了,不用和爸妈挤在一起。房顶也不再漏雨,不用再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90年代)

大江南北:楼房,想盖几间取决于家里的面积,有厨房,有客厅,有卧室,有卫生间。外墙贴瓷砖。和城里几乎没什么差别。(现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你是怎么看待这场变革的?你是否有故事要跟大家分享?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3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写作里,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5个月时间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4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流浪地球》上映后,有人把这部片子和美国科幻大片进行比较后发现,前者注重展现集体团结合作的力量,后者更注重凸显个人英雄的超能壮举。对此人们展开了热议。有人说,要成就一番事业,集体、团队的合力更重要;也有人说,在集体、团队事业中,最大化地追求并展现个人力量更重要。

对以上看法,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当前题号:5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而有人却认为这应该努力避免。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著名作家麦家说人生必须配备几副眼镜:一是望远镜,看远;二是显微镜,看细;三是放大镜,看透;四是太阳镜,看淡;五是哈哈镜,笑看人生。

作为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中学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高中学生陈奕帆勤工俭学,利用寒假期间到外卖店打工,不小心撞坏薛先生的宝马车。他随后留下一封道歉信以及打工挣得的310元钱。车主大为感动,千方百计寻找到家境普通的陈奕帆,并资助了助学金。 
材料二:一名女中学生骑单车逆行,撞上奔驰车。女司机提出赔偿,女孩吓哭。女孩的母亲一听撞的是豪车,吓得迟迟不肯露面。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本书,只有深入阅读,才能感悟其精髓;一篇文章,只有沉浸其中,方能领会其思想。但如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现象,请人来读某本书或者某篇文章,然后让其把读后的感受做成10~30分钟的录音或者视频交给自己——请人代替自己“读书”。这种不用花费自己过多时间的“读书”方式也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想法?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初夏的轻风吹过,
那时花开了,
你走过我的窗前,
飘来阵阵清香。
连蝴蝶也驻足了,
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
如今的思绪,
只为了那时花开。
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

误区警示
1.不明题眼。作文题目中往往会暗示重点是什么,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忽略了这些暗示,作文成了败笔,如作文题目《变了》,这里的“了”虽是助词,却是该题目表意的重点,应以反映已经过去的事物的情景为主。可有的考生,只是写了变化的过程,把它当成《变化》或《改变》之题来写,当然就会偏题了。
2.厚此薄彼。有些考生在审题时往往认为醒目的就是主要的,不醒目的就是次要的。如只重题目,不顾要求,要求是对作文的限制性文字,一般包括表达方式、文体、字数等。考生因审题不清,忽略要求,结果写出的作文不合题意。
3.挖掘太浅。有些题目的命题意图并不在表面,而在深层,考生要通过现象看本质,寻觅题外之意,倾听弦外之音。这种命题,一般文字简洁,没有什么提示,因此审题失误率也高。如《心愿》,是谁的“心愿”,是什么样的“心愿”,是一个还是几个“心愿”……可任选一个方面来写,但重点要写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这是深层内容,也是题外之意。
技法点拨
1.文体辨别法,根据题目辨明文体,是审题要解决的第一步。①有些题目从表述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直接辨识出属于哪一文体。②有些题目则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成不同文体的文章。
2.题眼破解法。题眼是文章所要着力表现的内容,是确定中心思想的主要依据。找题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题目是单句,题眼常在谓语部分。②题目是短语,短语类型不一样,题眼也不一样。③题目是词语,题眼往往就是其本身意义或象征意义。
3.异同类比法。面对命题,要将平时写过的、见过的类似的题目与之进行比较,辨别异同,明确应该写什么,不应该写什么,从而确保不走题,不偏题。
当前题号:10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