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薛涌写了一篇名为《在自拍中消失的人生》的文章,文末有这样一段话:苏格拉底上街,是和人们论道的,由此留下的智慧,两千多年来依然让人类受用不尽。如今人们上街,拿着手机随处自拍,所见证的,则是自我的消失。
对此你有何看法?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201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当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晚上,又举行了精彩纷呈的群众联欢活动。不可计数的国人或亲身参与、或在电视机前收看实况直播。请你描写一个你在国庆当天看到的最激动人心的场面。150字左右。
(2)《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很多对话,如他与颜回、子路、子贡、宰予等人的交流。其中,有各异其趣的师生关系,各具特色的交流方式,孔子丰富的教育智慧,孔门弟子的多样风采……你对孔子与哪位弟子的交流印象最深刻?请写一段文字,描述这次交流过程。要求:符合原著内容,150字左右。
(3)如果你来到《红楼梦》中的贾府,你觉得你会遇见谁?他(她)在做什么?请你描述这个画面。要求:能够突显作品中一个人物的形象。150字左右。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上世纪七十年代,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代步工具。八十年代初,公交车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九十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普遍选择。而今,私家车也逐渐进入中国家庭。有人说,交通工具的变化,让人出行更便捷;但也有人说,自己还是喜欢自行车的慢生活。从1949年到2019年,七十年,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房子大了,道路宽了,灯亮了,高铁、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当然,也有人认为:房子大了,亲情没了;道路宽了,心的距离远了……
在你的生活里,你又目睹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又引起你哪些思考?请你据此写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国青年》杂志联合中国青年报开展“强国一代,青年之问”收集活动,统计了当代青年最为关注的前20个“强国之问”,其中包括:
乡村儿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强国一代科技人才具备什么素养?
年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时代使命?
明星如何用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放眼全球,中国青年的自信源自哪里?
个人的小梦想,如何融入到伟大中国梦?
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怎样辨别一个人能否成为终生挚友?
假如你已步入大学,参加“强国之问”的演讲大赛,请选择其中两三问,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演讲稿。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就有了一些固有的印象,比如:贾政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杜甫写诗永远“苦大仇深”,女性都是马路杀手,喝点维C感冒准走……这些印象,往往经不起推敲,可我们还是笃信不疑。
当然,也有一些印象,看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也搭不上时代的节奏,但一番研究之后,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请结合生活和阅读经历,写一篇议论文,谈一谈你对上述“固有印象”的理解和思考。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少于700字。2018 年 11 月 26 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修改,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消息一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人叫好,认为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项技术给治愈遗传性疾病和预防严重疾病带来了新希望。数百名生物学家则公开谴责了贺建奎的行为,他们认为现阶段对生殖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完全违背了科学研究的伦理准则,可能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后果。
这一事件给世界留下了一道亟需解答的难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它们?
上述事件,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的元旦,微信朋友圈掀起了晒18岁照片的热潮,原因之一是最早的“00后”也18岁步入了成年。对新一代中国公民“00后”搜狗百科这样描述:
也称之为“千后”“双0后”“千禧宝宝”,是可爱的中国公民;
是新新人类,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又一页精彩篇章是他们所属的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与日渐成熟,同时也迎来了数码时代的革命性变化。所以相信他们会有着不同于前人的开阔视野与属于他们自己的远大理想。
大多数00后得到了比前几代中国人都优渥的物质生活;比他们的前辈更加的自我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00后拥有手机的比例达64.6%,“手机控”“刷屏族”正在向低龄人群蔓延。
作为00后的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何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可以叙述故事,可以发表议论。(注意)①自拟题目:②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部分学校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大规模地撕书,满楼满屋子都是撕碎的书籍……有的老师说看着书本被撕毁感到很遗憾也很痛心,有的家长说,学生被压抑了三年,终于解放了,撕毁书本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请你对材料中的老师 或 学生家长的看法,以书信的方式进行反驳。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