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现“春愁”的,请试作简要赏析。(4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小题1】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现“春愁”的,请试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小题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4分)
答:
【小题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4分)
答: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小题1】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乱”字的妙处。(4分)
答:
【小题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4分)
答: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喜迁莺 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①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②消减,新还恶。
注:①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思。②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
【小题1】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喜迁莺 晓行
刘一止
晓光催角。听宿鸟未惊,邻鸡先觉。迤逦烟村,马嘶人起,残月尚穿林薄。泪痕带霜微凝,酒力冲寒犹弱。叹倦客、悄①不禁,重染风尘京洛。 追念,人别后,心事万重,难觅孤鸿托。翠幌娇深,曲屏香暖,争念岁寒飘泊。怨月恨花烦恼,不是不曾经著。这情味,望一成②消减,新还恶。
注:①悄:宋人口语,简直的意思。②一成:宋人口语,一点点地,渐渐地。
【小题1】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表现“晓行”?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新还恶”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题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小题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题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小题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阅读下列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小题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6分)
答:
点绛唇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王禹偁: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小题1】首句“雨恨云愁”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小题2】概括“征鸿”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6分)
答:
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1)(2)题。(7分)
渔父①
吴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注:①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小题1】在“风触湖心一叶横”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渔父①
吴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注:①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小题1】在“风触湖心一叶横”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小题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
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
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
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
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小题1】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小题2】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
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
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
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
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小题1】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小题2】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
【小题1】赏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的“见”与“知”的妙处。(3分)
【小题2】词的下片写了哪些生活细节?蕴涵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南歌子 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贺铸(1052~1125),字方回,北宋词人。自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作者志向远大,才气纵横,但仕宦四十年,一直沉沦下僚。
【小题1】赏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的“见”与“知”的妙处。(3分)
【小题2】词的下片写了哪些生活细节?蕴涵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粉箨②初成 ,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
【注】①君庸,作者之弟。②粉箨,指竹笋上一片片粉色的皮壳。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 “不如休想再相逢”?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4分)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粉箨②初成 ,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拚却愁消尽。
【注】①君庸,作者之弟。②粉箨,指竹笋上一片片粉色的皮壳。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 “不如休想再相逢”?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曰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小题1】请从词中找出四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4分)
【小题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 首词。(4分)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曰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小题1】请从词中找出四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4分)
【小题2】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 首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