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文化常识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开始被尊为经典,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为宗庙祭祀的乐歌。
②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游玩,以祈福消灾。《兰亭集序》中“修禊事也”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风俗。
③社日,农家祭祀谷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社日这一天,农民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祀谷神。
④乞巧节,又称七夕,在农历七月七日晚,穿着新衣的妇女们向织女星乞求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诗句“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就描写出乞巧的场景。
⑤孝悌,指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它作为实行“仁”的根本。《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的表达也体现了它的地位。
⑥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根据搭配的种类分为太牢、少牢,少牢只有猪、羊。由于祭祀者和对象的不同,牺牲规格也不同,诸侯祭祀一般用少牢。
⑦稽首,古代“九拜”礼中最隆重的拜礼,行礼时,施礼者跪地后头要至地停留一段时间,只能用于臣子拜见君王时,官僚间的拜迎、拜送则行顿首礼。
⑧座次,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叫作“南面”。
A.①②③⑤B.①④⑤⑥C.②④⑥⑧D.②③⑦⑧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及其所既倦 ②纵一苇所如 ③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B.①徘徊斗牛之间    ②不能喻之怀 ③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C.①故列叙时人,录所述 ②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孰能讥之乎
D.①浩浩如冯虚御风    ②飘飘如遗世独立 ③相与枕藉舟中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而今安在哉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饮黄泉B.踞而遨
C.后人哀之而不D.削月割,以趋于亡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B.“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是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表示降低官职的词语还有“谪、贬、左除、左降”等。
C.“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采用干支纪年法;“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采用月相纪日法,农历每月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
D.“泰山之阳”中的“阳”指泰山的北面。在地理方位上“阳”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青色单衣,官职比较低的官服为青色。
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C.“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后世的散文诗,它讲究韵律和文采,侧重于写景,也时常借景抒情。
D.《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师说》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霓裳》为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六幺》为唐时有名的琵琶曲名。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D.吾尝跂而望矣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而今安在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不拘于时,学于余。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D.哀吾生之须臾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