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的“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例句: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A.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 B.反欲斗两主 |
C.且庸人尚羞之 | D.相如廷叱之 |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都:大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负:辜负 |
B.阴知奸党名姓 阴:暗中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行:辈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
D.臣请就汤镬 就:接近,接受 |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即指后者。 |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为“前四史”。 |
C.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下车”,官员到职工作叫“视事”,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乞骸骨”。 |
D.“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B.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入京师,观太学 |
D.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精铜铸成 |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二星的分野。 |
B.“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第一日,"朔”为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
C.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称谓,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按顺序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三秋”指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 |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用干支纪年。"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 |
下列各组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①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②而御六气之辩 |
B.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
C.①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D.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对加点词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请息交以绝游(游学) 恨晨光之熹微(怨恨) |
B.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 夙婴疾病(缠绕) |
C.四美具,二难并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
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授予官职)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承受)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心惮远役(害怕) 违己交病(困乏) 有酒盈樽(满) 吾生行休(将) |
B.宠命优渥(优厚) 遥襟甫畅(顿时) 命途多舛(不顺) 披绣闼(推开) |
C.志人志怪(记) 绝云气(阻断) 适莽苍者(到) 千里逢迎(迎接) |
D.形影相吊(安慰) 日薄西山(迫近) 伶仃孤苦(孤独) 门衰祚薄(福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