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即指后者。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与《史记》《后汉书》《资治通鉴》合称为“前四史”。
C.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下车”,官员到职工作叫“视事”,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乞骸骨”。
D.“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即“持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2 03:4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首,又被称作《诗三百》。
B.词原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词,后来演化为一种诗歌体裁。《稼轩长短句》就是辛弃疾的词集。
C.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名家并称,如“李杜”就是李白、杜甫,“小李杜”就是李商隐、杜牧,“苏辛”就是苏轼和辛弃疾。
D.“元白”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两员主将元稹、白居易的合称。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是对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
同类题2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苏武传》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B.“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句式比较灵活,内容充实而生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中的“黔首”即以黑头巾裹头,代指读书人。古代对平民的称呼有“白丁”“黎民”“氓”。
D.《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外国小说《桥边的老人》《安东诺夫卡苹果》《素芭》《在桥边》《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作者分别是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海明威、蒲宁、泰戈尔、伯尔、马尔克斯,其中,泰戈尔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
B.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面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黛玉金锁上的字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C.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简明扼要,但内涵却很丰富。现在人们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便是由《为政》中孔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示理想人格成长过程的话语而来。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同类题4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C.《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两首著名长诗,在当时广为传诵,有诗为证:“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D.白居易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倡导“新乐府运动”,对后世影响较大。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为笔名,他创作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代表作为《呐喊》《朝花夕拾》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对鲁史《春秋》的注解,因此称为《春秋左氏传》。
C.《战国策》为西汉刘向创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故事,也记述了义士豪侠勇于斗争的行为。
D.《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文章共有本纪、世家、列传、表四种类别。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