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二星的分野。
B.“朝菌不知晦朔”中“晦”为阴历每月第一日,"朔”为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C.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称谓,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按顺序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中,“三秋”指季秋是秋天的第三个月。
D.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用干支纪年。"庆历四年春”即指宋仁宗庆历四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2 08:32: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如《滕王阁序》中“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
B.古代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年号纪年两种。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归去来兮辞》“乙巳岁十一月”。
C.《陈情表》的“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期”是较近亲属,“功”是较远的亲属。
D.“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即取此意。
同类题2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装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氓》属于“卫风”的内容。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泰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同类题3
下列诗句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描写,按时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②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③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④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同类题4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用“朔”、“晦”、“望”、“既望”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登泰山记》中的“戊申晦”,表明作者观看日出是在月初那一天。
B.“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趋”是古代一种礼节,即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C.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几个月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
D.《陈情表》中“孝廉”、“秀才”,是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秀才是优秀人才的意思。
同类题5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B.“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岁在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王羲之等人兰亭集会的这一年是东晋穆帝确定“永和”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
C.古代称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为“阳”,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为“阴”。后人参考这一原则,推断出《游褒禅山记》中的“华山洞”应做“华阳洞”。
D.中国古人常用一些特定的名称来标识日期,如《赤壁赋》中的“七月既望”,“既望”即指农历十六日。另外,“望”指农历十五日,“朔”指月末。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