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且焉置土石 |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今其智乃不能及 |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
下列文言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持节送向奴使留在汉者
④故燕王欲结于君 ⑤信义安所见乎?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⑦委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⑧乃设九宾礼于延⑨臣诚恐见欺于王面负赵王而负赵
⑩且相如素贱人 ⑪何功之有哉? ⑫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③持节送向奴使留在汉者
④故燕王欲结于君 ⑤信义安所见乎?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⑦委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⑧乃设九宾礼于延⑨臣诚恐见欺于王面负赵王而负赵
⑩且相如素贱人 ⑪何功之有哉? ⑫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A.①⑩/②③⑨/④⑧/⑤⑥⑪/⑦⑫ |
B.①⑩/②③/④⑧⑨⑥⑪/⑤⑦/⑫ |
C.①⑩/②③/④⑧/⑤⑥⑪/⑦/⑨⑫ |
D.①⑩/②③/④⑧/⑤⑥/⑦⑪/⑨⑫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
B.在古代官场中,仅是授予官职,就有拜、除、封、授、辟、迁等多种说法。 |
C.在古代,关于辞官归乡的说法有告老、致仕、归田、乞身等,而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也是古代官吏自请退职的一种说法。 |
D.六十甲子指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按顺序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从“甲子”到“癸亥”的六十个组合。 |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自称,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
B.古代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等,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
C.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中,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而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
D.在周代官制中,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之曰“上卿”。 |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行李之往来 |
B.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
C.君为我呼入窃为大王不取也 |
D.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焉用亡郑以陪邻 |
B.夫晋,何厌之有 使杞子、庞孙、杨孙戍之 |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且贰于楚也 |
D.若舍郑而有益于君 夜缒而出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 |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加倍 |
C.愿足下更虑之 更:改变 |
D.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 / 及疲,乃布裘坐观 |
B.而江浙之梅皆病 /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
C.旦暮吏来而呼曰 / 早缫而绪 |
D.悉埋于地 / 此症何碍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