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来说,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拜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
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 |
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喻、征召、声讨等的文书。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即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
B.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
C.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高祖、明宗、太宗。 |
D.字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也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例句: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A.田园将芜胡不归 |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C.乐夫天命复奚疑 | D.复驾言兮焉求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
A.乃为装遣荆轲 (替)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是) |
B.终已不顾 (顾及)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 |
C.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实) |
D.自引而起,绝袖 (身子向上,牵引)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举起) |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 (遮蔽) 进兵北略地 (掠夺、夺取) |
B.且贰于楚也 (从属二主)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对待) |
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供奉) 人不敢与忤视 (逆) |
D.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瞪大眼睛)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立刻) |
下面选项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⑤以试人,血濡缕 ⑥既已,无可奈何
⑦拔剑,剑长,操其室 ⑧秦王必说见臣 ⑨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共其乏困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⑤以试人,血濡缕 ⑥既已,无可奈何
⑦拔剑,剑长,操其室 ⑧秦王必说见臣 ⑨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A.①③⑤⑧ | B.②③⑥⑦ | C.①④⑦⑨ | D.②④⑧⑨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 左右既前 |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
C.丹不忍以己之私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