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其强   负:依仗
B.相如度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
C.召有司图 案:通“按”,审察、察看
D.怀其璧,从径道 亡:丢失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①天下集响应②外连衡而诸侯③匈奴七百余里④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同列⑦括四海⑧子孙帝王万之业也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起视四境,秦兵又至矣
B.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C.惜其用武不终也
D.战败亡,诚不得已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能衔哀诚 致:表达
B.吾汴州 去:离开
C.久远者 图:打算
D.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孰:仔细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指出这个场景中的常识性错误。
一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汉代的故事。画面里汉武帝站在颜体楷书的巨大屏风前,对出使西域的官员说:“你一定能够舌战群儒,不辱使命。”大臣回答:“武帝神武,万方臣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道:原因
B.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彻底
C.子孙之不甚惜    视:对待
D.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的“伏惟”,指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B.《孔雀东南飞》中的“床”,指古代的坐具。
C.《短歌行》中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D.《兰亭集序》中的“岁在癸丑”,古人常用地支十个字和天干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指永和九年。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C.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D.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