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范仲淹,字希文,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
监泰州西渓盐税,迁大理寺丞,徙监楚州粮料院,母丧去官。服阙,以晏殊荐,为秘阁校理。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俸以食四方游士,以至其子易衣而出,然仲淹晏如也。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遗使循行,未报。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禁民淫祀,且条上救敝十事。岁余,徙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
延州诸砦多失守,明年正月,诏诸路人讨。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师暴露,不如俟春深入,贼马痩人饥,势易制也。况边备渐修,师出有纪,贼虽猖獗,固已慑其气矣。”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以疾请邓州,进给事中。后徙荆南,寻徒杭州,再迁户部侍郎,徙青州。会病甚,请颍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音,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遗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
B.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
C.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
D.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
A.“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其中,“孤”指年幼丧父的孩子;“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指丧夫的女子;“独”指年老无子的人。 |
B.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赌察院并称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
C.“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周易》《乐经》。 |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户籍等。 |
A.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妻儿的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 |
B.范仲淹重视灾情并善于治灾。当江、淮、京东这些地区出现严重灾情时,他极力请求朝廷派逍官员前去治理。在苏州为官时,他引导百姓疏通河渠来治理水灾。 |
C.范仲淹富有智谋。当朝廷要诏命各路讨伐西夏时,范仲淹认为冬季严寒,宋军露宿挨冻不如等到春天深入故境,敌军马瘦人饥,宋军势力会更容易制服敌军。 |
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时,四方听问噩耗的百姓都为之叹息,羌部族的首领数百人也为其忡念痛哀。 |
(1)仲淹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2)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例:①高余冠之岌岌兮 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A.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B.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亦将有感于斯文 |
C.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D.①悔相道之不察兮 ②当其欣于所遇 |
①群贤毕至 ②謇朝谇而夕替 ③鸷鸟之不群兮 ④伏清白以死直兮 ⑤步余马于兰皋兮 ⑥遂以女妻之 ⑦死生亦大矣 ⑧屈心而抑志兮 ⑨映带左右 ⑩齐彭殇为妄作 ⑪岂不日戒
A.①②⑧/③⑥⑪/④⑨/⑤⑦/⑩ |
B.①⑦/②⑪/③⑥⑨/④/⑤⑧/⑩ |
C.①③⑦/②⑥⑨/④⑤⑪/⑧⑩ |
D.③⑨/②⑥/④⑪/⑤⑦/①⑧⑩ |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侯生果北乡自刭
(3)因击沛公于坐
(1)汉军罢,弗能追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管仲既用
(4)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5)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6)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8)必得定从而还
(9)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10)素善留侯张良
(11)使遂蚤得处囊中
(12)召有司案图
(13)乃谢客就车
(1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5)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16)窃计欲亡走燕
(1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8)莫能及广
(19)距关,毋内诸侯
(20)愿以十五城请易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