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
B.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石滚动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大姐 |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 却坐促弦弦转急 促:紧、迫 |
文学文化常识与诗文填空
诗人陆游的母亲在生他的前一夜,梦见了北宋文学家秦观(字少游)。陆游的父亲觉得这梦很有意思,就将“游”字取做孩子的名,将“①_______”作为孩子的字。前面文言语段所写陆羽“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同样,②_____先生的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姓名的取意也在于此。其实,中国人命名更喜欢取意于古典名句。李清照自号③_______,就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④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⑤________”;墨竹派画家汪潭清的名字源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潦水尽而寒潭清,⑥________”。教育家陶行知的名字,取意对“知”“行”的认知,他认为先“行”后“知”,而荀子《劝学》中却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 善假于物也 ③ 寡人之于国也
④屈原至于江滨 ⑤颁白不负于戴于道路矣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⑤ | B.①②③ | C.③⑤⑥ | D.②④⑥ |
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它三项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下列各句句式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青,取之于蓝 ②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善假于物也 ⑥輮以为轮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⑧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①青,取之于蓝 ②虽有搞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善假于物也 ⑥輮以为轮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⑧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①④⑤/②⑦/③⑧/⑥ | B.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 D.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
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D.人强马壮 |
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秦人不暇自哀 |
B.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D.彼且奚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