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义
(1)依乎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道理。
(2)视为止,行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3)吾见其难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人为难;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客套话,用于感谢别人代自己做事。
(4)因其固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5)每至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6)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7)技经肯綮之未尝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未曾;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口气比较委婉。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翱翔蓬蒿之间D.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古今异义
(1)百姓皆以王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通常是说话人主观上不愿发生的)。
(2)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个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表示值得。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辨析下列句中加点形容词的活用类型,并总结活用的规律,并从所学的文言文中再举一个例子,完成下面表格。
①人君当神器之   ②则思虚心以纳下   ③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④同俗自媚于众为   ⑤则思身以黜恶   ⑥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活用拓展
例句
规律
拓展例句
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④
 
居域中之;以兴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②⑤
 
春风又绿江南岸;知止以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③⑥
 
登泰山而天下;父其然也《伤仲永》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端章甫  ______________
瑟希  ______________
乎舞雩  ______________
④三子者出,曾皙  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赤也为之,孰能为之  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通假字
(1)砉然向然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技盖至此乎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大郤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1)爱
①百姓皆以王为也  __________ ②而不见,搔首踟蹰  __________
③父慈子孝,兄弟敬  __________    ④予独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___
(2)舍
之!吾不忍其觳觫  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夫,不昼夜  __________
③便船,从口入  __________ ④屋俨然  __________
(3)诚
有百姓者  __________ ②如父言,不敢忘德  __________
③帝感其  __________
(4)道
①仲尼之徒无桓文之事者  __________   ②会天大雨,不通  __________
③所以传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 ④得者多助  __________
⑤策之不以其  __________
(5)度
①予忖之  __________ ②,然后知长短  __________
③卒不起意,尽失其  __________   ④生之有时,而用之无  __________
(6)若
寡人者  __________    ②以所为,求若所欲  __________
③王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__________
(7)何
①牛之  __________ ②徐公能及君也  __________
③夫子哂由也  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一词多义
(1)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  __________    ②可使有勇,且知也  __________
其破荆州,下江陵  __________ ④望美人兮天一  __________
⑤不知东之既白  __________ ⑥有朋自远来  __________
(2)与
①吾点也  __________ ②遂外人间隔  __________
③陈涉少时,尝人佣耕  __________ ④彼彼年相若也  __________
(3)尔
①子路率而对曰  __________     ②问君何能  __________
(4)乎
①以吾一日长尔  __________ ②风舞雩  __________
③何伤  __________   ④异三子者之撰  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良庖更刀  __________ ②族庖更刀  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而刀刃者无  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蒙教:_______②强聒:_______③重念:________④视遇:______⑤反覆:_____⑥卤莽:______⑦征:_______⑧以谓:________⑨人主:________⑩举:_______⑪辟邪说,难壬人: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