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
B.列坐其次 次:旁边 向之所欣 向:过去,以前 |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临文嗟悼 临;面对 |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大致 |
A.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曲:委屈 |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逆:违背,触犯 |
C.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
D.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弩:愚劣,无能 |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耻:耻辱 |
D.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攻:学习,研究 |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遇:对待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
B.拔剑,剑长,操其室 操:握住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借助 |
C.泰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 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右:近臣 |
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遭受 |
A.①侣鱼虾而友麋鹿;②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③死生亦大矣;④所以游目骋怀 |
B.①齐彭殇为妄作;②泣孤舟之嫠妇;③顺流而东也;④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C.①群贤毕至;②西望夏口;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D.①而其见愈奇;②则其至又加少矣;③火尚足以明也;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
柯九思
徐显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谦,由文学掾为江浙提举。九思以父荫补华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于潜邸,及即位,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书法名画,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籍禁署。念其父谦善教,锡碑名“训忠”,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旌之,宠顾日隆,由是言者见忌。
公乘间跪白上曰:“臣以文艺末技遭逢圣明,而踪迹孤危,殒越无地,愿乞补外以自效,庶几仰报日月照临之万一。惟陛下哀怜幸甚!”上曰:“朕在,汝复何忧?”翌日,御史章入不报故事,谏臣言不行,则纳印请去。上重违谏臣意,而虑危公,召公谕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辞出,而中书竟格诏不行。
未几,文宗崩殂,公因流寓中吴。予获从公游,语及先朝,则诵其所为诗,呜咽流涕。夫人情群居相聚则欢,相离则思,况以布衣获人主之知,抱乌号而无可宣者乎?此亦人情之所至悲也。乙巳,公与临川饶旭及予出游于上方,移舟陆庵,暨临海陈基、吴人钱逵皆会丙午过灵岩,遂次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归,盖欲厌其梦也。辛亥丙夜,暴得风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
公善写竹石,始得笔法于文同,尝自谓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虽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飞动,有龙翔凤翥之状,故四方大夫士争宝爱之。又善鉴识金石、鼎彝之器。时吴人陆友号为博物,亦叹以为不及。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之序。公没后,皆散失不传,独有诗二卷藏于家。
论曰:唐郑虔以才艺遇玄宗,号称“三绝”,特置广文馆,命虔为博士。而晚节流落,君子惜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敕侍读学士虞集为文以旌之 旌:表彰 |
B.而中书竟格诏不行 格:删除 |
C.遂次天平 次:停留 |
D.盖欲厌其梦也 厌:满足 |
A.文宗把内府所藏书画全部交给柯九思鉴定,赐给他牙章,让他得以遍览宫内的书籍。 |
B.柯九思因遭忌恨,就找机会向皇帝请求,愿意到京城之外继续为皇帝贡献自己的力量。 |
C.文宗驾崩后,柯九思流落寄寓在中吴,与他夫人谈话时谈到文宗,就吟起诗痛哭起来。 |
D.柯九思在文学方面也有所成就,著有《任斋诗集》四卷,虞集、陈旅为他作了序言。 |
(1)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书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
(2)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鉴书博士,其荣宠视虔等矣,而竟流滞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
【小题4】柯九思的艺术成就有哪几方面?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A.古之学者必有师 | B.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D.刺客不行 |
A.枉用相存 问候、探望 |
B.阳谷皆入汶 山北面山谷中的水 |
C.势拔五岳掩赤城 超出 |
D.暮去朝来颜色故 容貌 |
A.輮以为轮(使……弯曲)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参省乎己(参与检验) |
B.声非加疾也(强,宏大) 而闻者彰(清楚,明显) 假舟楫(借助、利用) |
C.而绝江河(泛指河流) 君子生非异也(资质,禀赋) 神明自得(愉悦) |
D.无以至千里(无法) 用心躁也(浮躁,不专心) 驽马十驾(驾驭) |
①虎鼓瑟兮鸾回车,②栗深林兮惊层巅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④孔子师郯子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⑥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⑦不耻相师⑧则群聚而笑之⑨小学而大遗
A.①⑧/②⑤/③⑥/④⑦/⑨ | B.①⑤/②⑥/③⑨/④⑦/⑧ |
C.①⑥/②⑤/③⑧/④⑦/⑨ | D.①④/②⑤⑥/③/⑧⑦/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