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与其徒上高山B.月明星稀,乌鹊
C.歌夜弦,为秦宫人D.能守其土,不赂秦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曰:学不可以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B.君子生非异也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D.相与枕藉乎舟中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项之茫然。浩浩乎如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谋诸妇。如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举酒客 属:劝酒
B.浩浩乎如虚御风 冯:通“凭”,乘
C.是岁十月之 望:农历每月十五
D.今者暮 薄:稀薄
【小题2】下列对以上两段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营造秋江夜色之美,使人恍然“羽化而登仙”;选文二中“归而谋诸妇”数语,富有生活气息。
B.选文一侧重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选文二则在叙事中融入写景与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C.两段选文观察景物的立足点一样,都是在舟中;但选文一描绘的是初秋景色,选文二则是初冬景色。
D.两段选文都描写赤壁月色,各具特色:选文一营造浩渺澄明的意境,选文二营造清冷高远的意境。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②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当前题号:4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曾樱,字仲含,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樱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权。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因自署下考,杜门待罪。抚按慰留,乃起视事。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实移檄以“尔”“汝”侮之,樱亦报以“尔”“汝”,卒不屈。无锡高攀龙,江阴缪昌期、李应升被逮,樱助昌期、应升赀,而经纪攀龙死后事,为文祭之,出其子及僮仆于狱。宜兴毛士龙坐忤魏忠贤遣戍,樱讽士龙逃去。上官捕其家人,赖樱以免。武进孙慎行忤忠贤,当戍,樱缓其行。忠贤败,事遂解。崇祯元年以右参政分守漳南。九莲山贼犯上杭,樱募壮士击退之,夜捣其巢,歼馘殆尽。士民为樱建祠。母忧归。服阕,起故官。进按察使,分巡福宁。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 樱以百口保芝龙,遂讨灭香,芝龙感樱甚。十年冬,帝信东厂言,以樱行贿谋擢官,命赴京。士民以樱贫,为醵金办装,耆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登闻鼓讼冤。帝命毋入狱,俟命京邸。以衡、永多寇,改樱湖广按察使,分守湖南,给以敕。时贼已残十余州县,而永州知府推官咸不任职。樱荐苏州同知晏日曙、归德推官万元吉才。两人方事罢官,以樱言并起用。其后唐王称号于福州。令掌使部,寻进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清兵破福州,樱挈家避海外中左卫。越五年,其地被兵,遂自缢死。

(选自《明史·曾樱传》)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按慰留  亟:急忙
B.命赴京    械:戴上枷索
C.以衡、永多寇 寻:不久
D.两人方事罢 坐:因为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
B.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
C.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
D.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织造,明清设立的专局,掌管丝织品生产,供官府使用。
B.服阙,古礼规定,父母死后,须守丧三年,期满除服。
C.登闻鼓,设置在地方府衙之外,让百姓击鼓诉说冤抑之情。
D.文渊阁,即文渊阁大学士,是内阁长官,有宰相之权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樱爱护下属,不畏强权。御史向他索要曾弹劾自己的属吏姓名,曾樱自认下等考核,以此保护下属;遭宦官李实语言侮辱,他以牙还牙。
B.曾樱明辨忠奸,曲庇贤良。无锡高攀龙,江阴缪昌期、李应升,宜兴毛士龙,武进孙慎行等受奸臣迫害,曾樱都想方设法施以援手。
C.曾樱爱民为民,深得民心。山贼侵犯上杭,曾樱招募壮士,保境安民,百姓为他建生祠;曾樱遭诬陷被解送京城,几千名年高德厚的人为他鸣冤。
D.曾樱识才爱才,敢作敢当。曾樱曾以家中百余口人的性命作担保,举荐郑芝龙;晏日曙、万元吉获罪被罢官,他依然向朝廷力荐,使两人被起用。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无可纠,止知府无状。”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所赖君子见机    机:机会
B.若夫乘天地之正  乘:顺应
C.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乖违,不顺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园涉以成趣B.望长安于
C.削月割,以趋于亡D.毛血益衰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日喻

苏轼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然则道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释)①眇(miǎo):这时泛指双目失明。②籥(yuè):管乐器,形状如笛。③没人,潜水的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烛而得其形   扪:_____(2)然则道不可求欤   卒:______
【小题2】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小题3】根据文意,回答问题。
(1)作者借盲人识日的故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作者以_____________为论据,说明“道可致而不可求”的道理。
(3)作者借“北方之学没者”来类比_______________的人。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中词语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梁鸿于海曲
A.B.携入室
C.亲戚之情话D.但以刘薄西山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B.凡在故老,犹蒙育 矜:怜惜
C.臣欲奉奔驰,则刘病日  笃:更加
D.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  婴:缠绕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