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________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
③既东封郑 ________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________ ②与郑人盟 ________
(3)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________
(4)使动用法
①若不阙秦 ________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
③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 ④既东封郑 ________
⑤阙秦以利晋 ________
(5)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________ ②共其乏困 ________
(6)形容词作动词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________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
(1)共其乏困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________ ②以乱易整 ________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________ ④皆以美于徐公 ________
(7)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________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________
(8)其
①吾其还也 ________ ②以其无礼于晋 ________
③其真无马邪 ________
(9)之
①子犯请击之 ________ ②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
③行李之往来 ________ ④夫晋,何厌之有 ________
(1)鄙
①越国以鄙远 ________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________
(2)许
①许君焦、瑕 ________ ②杂然相许 ________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________
(3)阙
①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
(4)微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 ②动刀甚微 ________
(5)敝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________
与元微之①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微之微之!不见是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项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暖寒饥饱,此一泰也。江州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垣,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阐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取材于向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①元微之:即作者好友元稹,此时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州)司马。【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 于:对 |
B.形骸且健,方寸甚安。 方寸:衣食 |
C.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殚:尽 |
D.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 或:有的 |
A.等闲相见销长日,也有闲时更学琴。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 |
B.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C.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
D.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
一泰 | 二泰 | 三泰 |
| | 山水胜绝 |
A.大漠穷秋塞草腓 腓:茂盛 |
B.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扶助 |
C.斗酒十千恣欢谑 谑:玩笑 |
D.危樯独夜舟 危:高的 |
A.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 |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
D.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