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 文言实词
- 哀
- 爱
- 安
- 按
- 案
- 拔
- 白
- 败
- 拜
- 报
- 暴
- 备
- 被
- 倍
- 悲
- 北
- 背
- 奔
- 本
- 彼
- 逼
- 辟
- 蔽
- 毕
- 便
- 遍
- 表
- 并
- 伯
- 薄
- 泊
- 博
- 步
- 栽
- 苍
- 操
- 草
- 策
- 曾
- 差
- 尝
- 长
- 超
- 朝
- 陈
- 称
- 诚
- 出
- 除
- 辞
- 驰
- 冲
- 传
- 垂
- 次
- 刺
- 促
- 错
- 处
- 达
- 殆
- 怠
- 旦
- 独
- 笃
- 度
- 断
- 夺
- 发
- 法
- 反
- 放
- 非
- 分
- 奉
- 服
- 伏
- 复
- 盖
- 苟
- 鼓
- 固
- 寡
- 国
- 过
- 何
- 恨
- 厚
- 胡
- 患
- 或
- 疾
- 即
- 既
- 将
- 解
- 结
- 矜
- 竟
- 就
- 绝
- 堪
- 克
- 困
- 怜
- 弥
- 靡
- 莫
- 能
- 内
- 迫
- 期
- 奇
- 迁
- 劝
- 却
- 如
- 若
- 色
- 稍
- 审
- 甚
- 识
- 适
- 是
- 书
- 疏
- 数
- 孰
- 属
- 率
- 私
- 遂
- 涕
- 图
- 徒
- 王
- 望
- 微
- 闻
- 恶
- 悉
- 相
- 谢
- 幸
- 延
- 阳
- 要
- 宜
- 狱
- 再
- 造
- 贼
- 振
- 志
- 治
- 置
- 诸
- 族
- 左
- 昂
- 傲
- 包
- 比
- 鄙
- 兵
- 病
- 察
- 彻
- 乘
- 从
- 当
- 道
- 得
- 定
- 伐
- 犯
- 方
- 负
- 赋
- 更
- 故
- 顾
- 观
- 归
- 好
- 号
- 还
- 会
- 惠
- 及
- 极
- 济
- 计
- 加
- 假
- 间
- 简
- 见
- 节
- 竭
- 尽
- 进
- 居
- 举
- 具
- 俱
- 聚
- 决
- 类
- 临
- 虑
- 论
- 漫
- 灭
- 明
- 名
- 命
- 谋
- 难
- 平
- 戚
- 启
- 强
- 请
- 穷
- 求
- 取
- 去
- 全
- 任
- 入
- 塞
- 善
- 少
- 舍
- 涉
- 生
- 胜
- 师
- 施
- 实
- 食
- 使
- 释
- 恃
- 说
- 顺
- 素
- 汤
- 通
- 痛
- 退
- 亡
- 为
- 务
- 徙
- 狭
- 鲜
- 向
- 效
- 信
- 行
- 形
- 兴
- 修
- 徐
- 许
- 寻
- 业
- 遗
- 贻
- 夷
- 异
- 易
- 诣
- 益
- 阴
- 引
- 盈
- 余
- 逾
- 缘
- 远
- 云
- 责
- 章
- 知
- 止
- 致
- 质
- 众
- 专
- 周
- 走
- 足
- 卒
- 作
- 坐
- 属
- 文言虚词
- 文言句式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A.①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阿母谢媒人(谢绝);多谢后世人(告诉) ②适 始适还家门(到);适得府君书(刚才);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
B.①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及时相遣归(互相);悔相道之不察兮(察看) ②修 茂林修竹(高高的);况修短随化(寿命长);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
C.①盖 盖音谬也(大概);盖其又深(大概);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覆盖) ②兴 夙兴夜寐(起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兴起);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引起) |
D.①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何意致不厚(到达);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
A.①匪我愆期(拖延) ;②纵一苇之所如(到);③便可白公姥(告诉);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南面);⑤举酒属客(劝酒);⑥如怨如慕(羡慕) |
B.①不能喻之于怀(明白);②虽趣舍万殊(取向);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④无与士耽(沉溺);⑤何乃太区区(真挚);⑥向之所欣(以前) |
C.①悟言一室之内(面对面);②赍钱三百万(赠送);③固一世之雄也(所以);④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⑤便言多令才(美好);⑥府吏见丁宁(拜见) |
D.①有穴窈然(深远幽暗);②进不入以离尤兮(遭受);③忧心孔疚(很);④举手长劳劳(忧愁伤感);⑤酾酒临江(斟酒);⑥却与小姑别(退出) |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劝请 |
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扣:敲击 |
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渺:渺小 |
D.苏子揪然,正襟危坐而间客曰 正:整理 |
A.①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B.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①苟非吾之所有 ②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
D.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
A.第一段展示了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抒发了喜悦之情。 |
B.第二段承接上文景色描摹,写作者的歌声与客人的箫声,苏子饮酒放歌,客人倚歌而和,营造了主客之间箫歌互答,其乐融融的境界。 |
C.第四段作者以明月,江水来阐释变与不变的道理,表现作者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D.全文因景生情,借景喻理,将画意,诗情,理趣熔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
(1)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5】第(3)段中“客”用对比的方式抒发了“悲”,请问”客”的“悲”由哪三个方面的原因构成?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煞,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漫灭 文:碑文 | B.盖音谬也 谬:错误 |
C.有怠而欲出者 怠:懈怠 | D.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
①距其院东五里 ②既其出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四人拥火以入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A.选文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山名由来写起到考证山名结束。 |
B.选文第二段既详写前洞的景色,又着重写游后洞的过程. |
C.作者在领略后洞奇景时,因听了别人的话从洞中退出来。 |
D.作者没能极尽游赏之乐,一个“悔”字概括了他的心情。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C.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 |
D.哀吾生之须臾 |
A.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 |
B.举酒属客 举匏樽以相属 |
C.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D.修禊事也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A.围之不继(后继的军队);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 |
B.以逞寡君之志(满足);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故略上报(写回信) |
C.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满足);思厥先祖父(他们的);以愚黔首(老百姓);蜀山兀(山秃) |
D.彼实构(挑拨离间)吾二君;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量);蒙故业,因遗策(因为);直走咸阳(趋向) |
①雨泽下注 ②东犬西吠 ③乳二世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执此以朝 ⑥使不上漏
A.①④⑤/②③⑥ |
B.①②④⑥/③⑤ |
C.①③⑤/②④⑥ |
D.①②⑥/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