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追:补救
B.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逮:及、至
C.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笃:更加
D.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公墓志铭

王安石

公讳况,字元均。少卓荦有大志,好读书,书未尝去手,无所不读,盖亦无所不记。其为文章,得纸笔立就,而闳博绮丽称天下。初举进士,赐同学究出身,不就。后数年,遂中甲科,补江宁府观察推官,迁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方是时,赵元昊反,夏英公、范文正公经略陕西,言“臣等才力薄,使事恐不能独办,请得田某自佐”,以公为其判官,直集贤院、参都总管军事。自真宗弭兵,至是且四十年,诸老将尽死,为吏者不知兵法,师数陷败,士民震恐。二公随事镇抚,其为世所善,多公计策。大将有欲悉数路兵出击贼者,朝廷许之矣,公极言其不可,乃止。又言所以治边者十四事,多听用

遂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充蜀、梓、利、夔路兵马铃辖。西南夷侵边,公严兵惮之而诱以恩信,即皆稽颡。蜀自王均、李顺再乱,遂号为易动,往者得便宜决事,而多擅杀以为威,至虽小罪,犹并妻子迁去蜀,流离颠顿,有以故死者。公拊循教诲,儿女子畜其人,至有甚恶,然后绳以法。蜀人爱公,以继张忠定,而谓公所继治为未尝有误。岁大凶,宽赋减徭,发廪以救之,而无饥者。事闻,赐书奖谕。居顷之,遂以为枢密副使,又以检校大傅充枢密使。

公行内修,为人宽厚长者,与人语,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至其有所守,人亦不能移也。自江宁归,宰相私使人招之,公谢不往。及为谏官,于小事近功,有所不言,独常从容为上言为治大方而已。范文正公等皆士大夫所望以为公卿,而其位未副,公得间辄为上言之,故文正公等未几皆见用。当是时,上数以天下事询大臣,慨然欲有所为,盖其志多自公发。公所设施,事趣可,功期成,因能任善,不必己出,不为独行异言,以峙声名,故功利之在人者多,而事迹可记者止于如此。嘉祐八年二月乙酉薨于第,享年五十九。

(选自《王安石文集》,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世所善,公计策 多:赞许,推崇
B.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 款款:诚恳
C.儿女子其人 畜:养育
D.公所设施,事可   趣:通“趋”,趋向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况不做标新立异的行为,不说不同寻常的话,不以这些行为来积累名声,所以功名利益在别人身上的多,而他自己可以记的事却不多。
B.赵元昊造反的时候,夏竦、范仲淹两位先生担任陕西经略,认为田况的能力足以辅佐他们,就向朝廷申请,朝廷果然答应让田况来辅佐他们。
C.以往四川做官的人得到朝廷的同意可以便宜行事,而大多都是擅自诛杀来立威,甚至即使是很小的罪行,也一并把妻子儿女迁到四川去受苦。
D.范文正等人都是当时的士大夫期望担任公卿的人,然而一直没有如愿,田况得到机会就对皇上说这件事,结果范文正等人不多久就被朝廷重用了。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真宗弭兵,至是且四十年。
(2)又言所以治边者十四事,多听用。
(3)及为谏官,于小事近功,有所不言,独常从容为上言为治大方而已。
【小题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田况为政方面的特点。
当前题号:2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与例句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共其乏困
A.则思江海百川B.越国以
C.简能而任之,择而从之D.恭而心不服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C.沛公居山东D.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亚父。会怒,不敢献。公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者出,未也。辞:告辞。
B.闻大王有意督之。过:责备。
C.从郦山下,芷阳间行。道:取道。
D.沛公则车骑。置:安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令张良留谢②度我至军中,公
B.①会怒,不敢献②吾令人望
C.①公我献之②君我呼入
D.①玉斗一双,欲亚父②唉!竖子不足
【小题3】下列对节选部分的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项羽的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当前题号:5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杯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⑩置之坐上
A.①②③④⑤⑧B.②⑤⑥⑦⑧⑨C.①②④⑥⑧⑨D.①③⑤⑧⑨⑩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公①神道碑铭

全祖望

世祖②章皇帝之下江南也,浙东拒命,虽一岁遽定,而山海之间,告警者尚累年。

乙未,成功③贻书于公,谋大举。江督郎廷佐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明年五月,成功会公于天台,悉师以行,游军至于鄞之东鄙。师崇沙。公曰:“崇沙,江海之门户也,有悬洲可守,不若先定之,以为老营,倘有疏虞,进退可依也。”不听,而公请以所部为前军,向瓜洲。时大兵于金、焦间以铁锁横江,所谓滚江龙者也。谭家洲岸皆西洋大炮雷钧,而公孤军出入其间。成功遗水师捉督罗蕴章以所部助公,又令善泅水者断滚江龙,相约滚江龙既断,则公即进踞上流,夺其木城,以夹击之.滚江龙虽断,然舟多应地而没,不得前。公登舵楼焚香祝天,飞火夹船而堕,遂以十七舟竞渡。明日,成功始至。城中出战不利,提督管效忠走,攻城克之。议师所向,成功欲直趋江宁,公请先取镇江,成功恐江宁之来援也。公曰:“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音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郎廷佐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请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初四日,成功水师方至。次日,公所遗别将以芜湖降书至,成功谓芜湖为江楚所往来之道,请公往扼之。公颇以成功年少勇为忧,欲留军中,与之共下江宁而后发,辞之不得,乃至芜湖。

初,公贻成功书,以师老易生他变,宜遗诸将,分取句容、丹阳诸城邑。成功以累捷,又闻江北如破竹,谓城可旦夕下,但命八十三营牵连立屯。前锋将余新锐而轻,士卒樵苏四出,营垒一空。(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质明,军灶未就,大兵倾城而出,诸营瓦解。成功之良将甘辉亦以马踬被禽,死之。军遂大溃。

公之闻信也,以为虽败,未必遽登舟,虽登舟,未必遽扬帆,虽扬帆,亦必入镇江,以图再举,故弹压列城,秘不使诸将知。而更贻成功书,以为胜负兵家之常,乞益百艘以相助。不知成功并撤镇江之师,竟入海。

(据四部丛刊本《鲒埼亭集》,有刪改)

[注]①张公:张煌言,抗清英雄。②世祖:指清世祖顺治皇帝。③成功:郑成功,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浙东拒命 拒命:抗命
B.师崇沙 次:驻扎
C.闻信倍道而至     倍道:背道
D.公颇以成功年少勇为忧   恃:倚仗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廷江督郎廷佐曾经修书试图招降张煌言,遭到了张煌言的严词拒绝。
B.在镇江江面的横江铁索和西洋炮台成为了张煌言攻取瓜州的最大障碍。
C.郑成功在张煌言的建议下,沿江逆流而上,打下了镇江、南京、芜湖。
D.兵败后,张煌言认为郑成功会退守镇江,不料郑成功直接退回了海上。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但以偏师水道薄观音门,彼将自守不暇,何援之为?
(2)(梁)化凤谍知之,以轻骑袭破前屯,擒新以去,成功仓卒移帐。
【小题4】根据全文,请简要概括郑成功最终兵败的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劝其留金也。旦日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
(1)下列各项给文中划线句子划分停顿,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B.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C.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D.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2)对文章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恐:担心 B.遂:成功 C.皆:都 D.去:离开
当前题号:8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左光斗传

左光斗,字共之,号沧屿,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丁未进士,授中书舍人,选入西台,及考选命下,进中丞。

熹宗初,李选侍据乾清宫,欲请后封,公于九月初一日随上移宫停封疏,选侍怒。公迁大理丞,晋少卿;逾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附进百官图,某宜先驱,某宜后击,某宜正射,某宜借攻,布置已定。时公已草忠贤三十二斩罪欲上,竟为家奴福生泄露,旨削夺,公归。通籍十八年,橐如洗。

为权奸所忌,万无生理,苦无计以白老亲,乃命小奴扮《椒山写本》“赴西市”数曲,暗解夫人。夫人心知之,为母夫人说滂母故事,母夫人亦为强颜。诸逆珰矫旨下逮,缇骑至桐城,公神气坦然,惟私语子弟曰:父母老矣,何以为别。及妻子环泣,不顾也。勉其子弟读书为善,里人数千,祀神欲击缇骑,公力止之,曰:是我死也。槛车出郭,诸父老子弟遮拥号天,顶香拜祷北阙,复拜缇骑,缇骑亦为涕泗。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公至京,下镇抚拷讯,身无完肤。坐赃二万。卒之夜,长虹亘天,里中星陨,光灼灼大如斗。三日尸出,肢骸穿裂,面目如生。是举也,兄光霁死,母夫人哭死,弟光先、光明万险几死,诸生就系者二人。赤族之讹,一日数十惊,变产完赃,不满千余。合亲兄弟辈入产,不满万余。株连同堂、同宗,以及三族、十族,无一免者。囹圄填满,流离载道,始充二万之数。思庙登极,诛逆珰,下诏优恤,初赠右都御史,荫一子入监,予祭葬,再赠太子少保,予三代诰命。士民合请庙祀以风世,吴中诸当事捐助有差。

(选自《明季北略》,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削夺   矫:假托
B.自为权奸所忌 分:分类
C.是我死也 速:加速
D.兄光霁死 累:牵连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选侍占据乾清宫不搬出去,想要求封自己为皇后,左光斗上疏反对。
B.左光斗草拟了魏忠贤的很多死罪想上奏,却被自己的家奴福生泄露了。
C.左光斗让小奴出演《椒山写本》,唱了几首死囚赴刑的曲子,暗示妻子。
D.思宗皇帝即位,左光斗恢复了名誉,还荫庇一个儿子免于被投入监牢。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赵南星为冢宰,而群小错愕,乃欲借势于魏忠贤。
(2)又密约数百人伏阙上疏,公譬以利害,至黄河始反。
【小题4】请简要概括左光斗为官方面的特点。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日:“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日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儿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幕扰,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易尔植,督尔获,蚤缲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嘻曰:“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小题1】本文作者柳宗元,世称______________。
【小题2】解释加点词话。
(1)名我当(_______)   (2)其欲舒(________)   (3)不抑耗其实而已(________)
【小题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非有能而蕃之也B.驼种树
C.非有能硕茂之也D.又何以蕃吾生而吾性耶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2)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小题5】文章直接点出写作本文的真正意图的一句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