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C.沛公居山东D.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08 07:44: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换心记

徐芳

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赀,而不谐于族。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翁心恨之。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咿唔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翁闻益恚。

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且叔产固丰,而弟即,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次日,翁延侄饮为别。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师何忍某之归而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因述夜来梦。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又数岁,联捷成进士。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

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所谓德慧,存乎疢①疾者也。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若能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则天下垂拱而治矣。”

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

张山来②曰: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则谓进士公为自换其心也可。

(取材于清·张潮的《虞初新志》)

(注释)①疢:chèn,热病,亦泛指病。②张山来:张潮,清代著名文学家。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故赀,而不谐于族   饶:丰富
B.且叔产固丰,而弟即   鲁:愚鲁
C.师何忍某之归而死   就:接近
D.易其奸邪佞者   回:回复
【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翁与族人关系不佳,因自己形体怪异而被讥讽,后又因为儿子读书难见成效,更加被人嘲笑。
B.太翁厚礼邀请同族饱学之士当儿子的老师,并提醒老师如不能教也不必勉强,就赶快告诉自己。
C.进士公梦到神人为自己“换心”,从此突然开悟,后连考连中,成为进士,太翁哑然,羞赧而逝。
D.文章以“拥”“排”“摔”“劈”“抉”“纳”系列动作写换心过程,简练而神奇,充满寓言色彩。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
(2)已闻师返,则延入。师具以途中所闻告。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奘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起厕 如:往
B.我至军中 度:衡量,考虑
C.置之上  坐:同“座”
D.吾今为之虏矣     属:类,辈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为”与“为击破沛公军”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何辞为D.公为我献之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B.以乱易整,不武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小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夜”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句是(   )
A.沛公欲关中B.君安与项伯有
C.常以身蔽沛公D.项伯杀人,臣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日惭之。”出谓诸发曰:“大王有命,客冠则以礼见,不冠则否。”诸发曰:“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是以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今大国其命冠则见以礼,不冠则否。假令大国之使,时过弊邑,弊邑之君亦有命矣。曰:‘客必剪发文身,然后见之。’于大国何如?意而安之,愿假冠以见,意如不安,愿无变国俗。”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令逐韩子。《诗》曰:“维君子使,媚于天子。”若此之谓也。

注释:①诸发:战国时越国的大夫。②天子之封:天子所分封的土地。③海垂之际:接近海边的地区。④以像龙子者:用来模仿龙王的子孙。⑤避水神:使水神逃避。⑥维君子使,媚于天子:君子出使,会受到天子的宠爱。

【小题1】“维君子使,媚于天子”一句引自《诗经﹒大雅﹒卷阿》。《诗》中的风、雅、颂是按(   )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B.不同的时期C.音乐的性质D.篇幅的长短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
有以一枝梅 (______) ②以列国之君 (______) 
③客则以礼见(______) ④愿冠以见 (______)
【小题3】“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中的“被”与下列哪一句的“被”意思相同(   )
A.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B.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D.翡翠珠被 《招魂》
E.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小题4】 翻译“请为二三日惭之”。
【小题5】诸发为什么要对魏国的大臣说“剪发文身”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