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面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① ),破灭之(② )也。或曰:六国互丧(③ ),(④ )赂秦耶?曰:不赂者(⑤ )赂者丧。(⑥ )失强(⑦ ),不能独(⑧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⑨ )攻取之外,(⑩ )则(⑪ )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⑫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⑬    )先祖父(⑭ ),(⑮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⑯ (⑰ )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⑱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⑲ ),奉之(⑳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矣。至于 颠覆 ), )固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此言 )之。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题2】对第2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将土地拱手与人,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激发了敌人的侵吞欲望,遗患无穷。
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做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
【小题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鼓瑟希B.吾人咏歌C.幽赏未已D.如诗不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有佳 咏:诗歌B.群俊秀 季:季节
C.高谈转 清:清奇D.诗不成 如:如果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原北望如山(气:气概,气势)
锦官城外柏森森(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B.塞上长城空自(许:答应)
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多次)
C.出师一表真名世(名世:名传后世)
两朝开济老臣心(开济:开创扶助)
D.千载谁伯仲间(堪:能够)
隔叶黄鹂好音(空:白白地)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志气日益微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D.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远具时之奠B.皆不幸早
C.终葬汝于先人之D.不凭其棺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东亦B.汝之知明宜其家者
C.吾女与汝女D.吾与汝曰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大块假我以文章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通假字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们
B.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C.既然已   “已“通“以“,以及
D.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楚东南   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   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   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   关山:此处指北方边关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