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径荒 金砺则利B.壶觞以自酌 控蛮荆而瓯越
C.怀良辰以孤往  有怀投笔D.请交以绝游 去以六月者也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B.腹犹果然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至于成立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偃虹堤记

欧阳修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所记  愿:希望
B.覆溺之  虞:料想
C.使堤土石幸久不朽  使:假如
D.显用之  常:曾经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滕侯对偃虹堤的周密策划和精心施工,是出于他对百姓深切的关怀和热爱。
B.古代不少利国利民的工程,由于年深日久缺乏维护,往往成了废弃的遗迹,令人遗憾。
C.滕子京请欧阳修作《偃虹堤记》,是为了记载岳州面貌的改变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
D.《偃虹堤记》是一篇应邀之作,欧阳修在文中借赞美滕侯表达了心中理想的为官之道。
【小题3】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失其所(结交、亲附) 沛公则车骑(安置)
B.诸侯之列(并列)     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C.秦时与臣(游玩)     进兵北地(掠夺、夺取)
D.因人之力而之(损害) 刑人如恐不(禁得起,能承受)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②纵江东父兄怜而我③荆轲顾笑舞阳,为谢日④辞楼下殿,来于秦⑤良庖更刀⑥以无入有间⑦此天之我,非战之罪也⑧项王军垓下⑨越国以鄙
A.①⑧/②⑦/③④⑤/⑥⑨B.②③⑦/①⑧/④⑨/⑤⑥
C.①③⑧/②⑦/④⑤/⑥⑨D.②③/①⑧⑨/④⑤/⑥⑦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无怒 将:请
B.以我贿迁 贿:财物
C.得府君书   适:刚巧
D.多后世人   谢:告诉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②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③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⑤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⑥今若遗此妇, 终老不复取
⑦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A.①②④B.②③⑤C.⑤⑥⑦D.①④⑦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昼夜勤作息
B.勤心养公姥
C.否泰如天地
D.其日牛马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示中国优,而使边人得宁。贷:宽恕,宽免②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干:求取
B.①猥以徼贼,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当:应当②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过失;过错
C.①安帝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平常②吾母与弟在汉,蒙其赏赐 幸:幸而
D.①虞常果张胜 引:招供②明辨之,行之 笃:忠诚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洞真观横翠阁记

(宋)何朝隐

洞真观之左右,支珑盘豆,其西矗立如屏者,道士张君文政有阁临之。规模自先世,至政尤加表章,而山之泉、石、草、树、鸡、犬、人家,凡登兹阁,皆一目而尽。正李谪仙所谓樵夫耕叟出入画图者。余过而爱之,因为榜曰:“横翠”。家弟彦和能作大字,得山谷老人笔意,令书其榜,而揭于阁之颜。

则又为之说日:古人莫不有爱山癖,而兹癖非静者不能。盖奇峰绝巘,不择地而有之。不幸在无人之境,则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以置通邑大都,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而化为争夺之场。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余常与客游于斯,徙倚栏楯,则是山之回巧献技于前者,如云霞之蒨绚,风雨之晦冥。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千态万状,辐凑兹阁,览者心凝神释,与灏气俱爽,而莫得其涯,诚事外之真乐也。或者乃曰:“昔韩退之与孟东野《城南联句》,谓遥岑寸碧,远目为之增明。今阁俯兹山,不侑座欹器,与韩意特异,何也?”余曰:“山既静者之好,则远近奚择?且横平冈于座右,耸翠碧于天末,虽若辽绝,至夫景物变态,远近诚弗异也。达人大观,决不尔,倘弗谓然,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嗟呼,若果以好远略近为心,则推之人事,必将嗜欲得而喜功名,富贵足而慕神仙。健羡之心,无时而已也。岂静者之为哉!政之师仲清心解于此,政固闻其大端,余既为记以申之,惧吾他日行事,有类于是者,故篇末系见,聊以自警。仍为世俗之戒云。梅溪何朝隐记。

注释:①侑座欹器:古代君王置于座右用以警戒的一种器物,此处用以形容靠得很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模自先世  肇:开始
B.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  攘:挽起
C.不侑座欹器  啻:只,仅
D.岂静者之为哉 曾:曾经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翠阁风景如画,登阁即可一览无余,其匾额题字取法于大家,有黄庭坚书法之风。
B.引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意在证明远处的景能让人眼前一亮,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
C.引韩愈的《燕喜亭记》意在证明赏景不取决于远近而取决于内心是否宁静、达观。
D.作者介绍了横翠阁名字由来及观景体会,感慨不是心静之人不能拥有真正的爱山癖好。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2)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