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洞真观横翠阁记

(宋)何朝隐

洞真观之左右,支珑盘豆,其西矗立如屏者,道士张君文政有阁临之。规模自先世,至政尤加表章,而山之泉、石、草、树、鸡、犬、人家,凡登兹阁,皆一目而尽。正李谪仙所谓樵夫耕叟出入画图者。余过而爱之,因为榜曰:“横翠”。家弟彦和能作大字,得山谷老人笔意,令书其榜,而揭于阁之颜。

则又为之说日:古人莫不有爱山癖,而兹癖非静者不能。盖奇峰绝巘,不择地而有之。不幸在无人之境,则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以置通邑大都,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而化为争夺之场。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余常与客游于斯,徙倚栏楯,则是山之回巧献技于前者,如云霞之蒨绚,风雨之晦冥。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千态万状,辐凑兹阁,览者心凝神释,与灏气俱爽,而莫得其涯,诚事外之真乐也。或者乃曰:“昔韩退之与孟东野《城南联句》,谓遥岑寸碧,远目为之增明。今阁俯兹山,不侑座欹器,与韩意特异,何也?”余曰:“山既静者之好,则远近奚择?且横平冈于座右,耸翠碧于天末,虽若辽绝,至夫景物变态,远近诚弗异也。达人大观,决不尔,倘弗谓然,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嗟呼,若果以好远略近为心,则推之人事,必将嗜欲得而喜功名,富贵足而慕神仙。健羡之心,无时而已也。岂静者之为哉!政之师仲清心解于此,政固闻其大端,余既为记以申之,惧吾他日行事,有类于是者,故篇末系见,聊以自警。仍为世俗之戒云。梅溪何朝隐记。

注释:①侑座欹器:古代君王置于座右用以警戒的一种器物,此处用以形容靠得很近。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模自先世  肇:开始
B.则有力者往往臂其间  攘:挽起
C.不侑座欹器  啻:只,仅
D.岂静者之为哉 曾:曾经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横翠阁风景如画,登阁即可一览无余,其匾额题字取法于大家,有黄庭坚书法之风。
B.引韩愈和孟郊的《城南联句》意在证明远处的景能让人眼前一亮,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
C.引韩愈的《燕喜亭记》意在证明赏景不取决于远近而取决于内心是否宁静、达观。
D.作者介绍了横翠阁名字由来及观景体会,感慨不是心静之人不能拥有真正的爱山癖好。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佳山所在,莫如附诸道释之宫,以备高人胜士之观焉。
(2)则退之为王氏《燕喜亭记》,何以特赏突然之丘出于所居之后耶?
【小题4】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2 10:4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也。名与高祖祖同,改称小字。世居京口,与高祖少旧。从平京城,参建武军事。进平京邑,加宁远将军。京邑虽平,而群寇互起,弥征桓石康于白茅,攻寿阳克之。义熙三年,迁建式将军、秦郡太守,北陈留内史,成堂邑。以平京城功,封山阳县五等侯。

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攻拔广固,弥又先登。卢循屯据蔡洲,以亲党阮赐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弥率谯国内史赵恢讨之。时辅国将军毛修之戌姑孰,告急续至,弥兼行进讨,破赐,收其辎重。除中咨议参军,将军如故。卢循退走,高祖南征,弥为前锋,于南陵、雷池,左里三战,并大捷。军还,除太尉咨议参军、下邳太守,将军如故。

八年,转游击将军,寻督马头淮西诸郡军事、龙骧将军,镇蛮护军、安丰汝阴二郡太守、梁国内史, 戌寿阳,以平广固、卢循功,封安南县男,食邑五百户。十年,迁冠军将军、高阳内史,临淮太守,领石头戌事。高祖西伐司马休之,以弥为吴兴太守。明年,高祖北伐,弥以本号侍从,留戌确磝,进屯石门、柏谷。迁督北青州诸军事、北青州制史,将军如故。高祖受命,以佐命功,封曲江县侯,食邑千户。迁太子左卫率,加散骑常侍。二年,卒官,时年五十九。追赠前将军。弥治身俭约,不营室宇,无园田商货之业,时人称之。

于植嗣,多过失,不受母训,夺。更以植次弟桢绍封,又坐何杀人,国除。

(节选自《宋书·向靖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
B.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
C.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
D.从征鲜卑大战/于临朐累月不决/弥与檀韶等分军自间道攻临朐城/弥擐甲先登/即时溃陷/斩其牙旗/贼遂奔走/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本意是指违言,不说,避忌,也指不敢直称帝王、尊长或贤才的名字。
B.“辎重”是古代军事用语,多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等物资。
C.“食邑”又称采邑、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
D.“爵”是皇帝对开疆拓土有功的武将的封赐,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靖追随高祖左右,屡建功绩。向靖在跟随高祖征战中取得一系列战绩,尤以平定京城一役为著,他也因此被封为山阳县五等侯。
B.向靖一生南征北战,深得重用。高祖率军南征,向靖充当先锋;高祖往北征讨,向靖以原来的官号随从征战,深得高祖信任器重。
C.向靖多次得到提拔,身居高位。因为平定广固、卢循有功,向靖被封为安南县男,高祖登上帝位之后,又封向靖为太子左卫率。
D.向靖为人克俭自律,颇受称赞,他一贯严格要求自己,生活方面十分节俭,不建造房舍屋宇,也没有园圃田地和货物等产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京邑虽平,而群寇互起,弥征桓石康于白茅,攻寿阳克之.
(2)卢循屯据蔡洲,以亲党阮赐为豫州刺史,攻逼姑孰。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刓(wán):磨损。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 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己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2)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彦,云中人也。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仕周,释褐左侍上士,后从陆通击陈将吴明彻于土州,破之。又击叛蛮,克仓塠、白杨二,并斩其渠帅。进平郢州贼帅樊志,以战功拜大都督。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慰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进位上开府,改封襄武县侯,拜魏郡太守。开皇初,授丹州刺史,进为公。后六岁,征为左武卫将军。平陈之役,以行军总管与新义公韩擒相继而进。军至南陵,贼屯据江岸,彦遣仪同樊子盖率精兵击破其栅,获船六百余艘。渡江,击南陵城,拔之,擒其守将许翼。进至新林,与擒合军。及陈平,赐物五千段,粟六千石,进位柱国,赐子宝安爵昌阳县公。高智慧等之作乱也,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讨之,别解江州围。智慧余党往往屯聚,保投溪洞,彦水陆兼进,攻锦山、阳父、若、石壁四洞,悉平之,皆斩其渠帅。贼李陀拥众数千,据彭山,彦袭击破之,斩陀,传其首。又击徐州、宜丰二洞,悉平之。赐奴婢百余口。拜洪州总管,甚有治名。岁余,云州总管贺娄子干卒,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后数日,上曰:“吾思可以镇榆林者,莫过杜彦。”于是征拜云州总管。突厥来寇,彦辄擒斩之,北夷畏惮,胡马不敢至塞。后数年,朝廷复追录前功,赐子宝虔爵承县公。十八年,辽东之役,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营州。上以彦晓习军旅,令总统五十营事。及还,拜朔州总管。突厥复寇云州,上令杨素击走之,是后犹恐为边患,以彦素为突厥所惮,复拜云州总管。未几,以疾征还,卒,时年六十。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B.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C.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D.寻迁仪同/治隆山郡事/明年/拜陇州刺史/赐爵永安县伯/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迥/于相州/每战有功/赐物三千段/奴婢三十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的意思是脱去简陋的衣服,换上华丽的衣服。
B.“栅”,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军营外围的栅栏,此处指的是军营的营寨。
C.“爵”,是君主国家贵族的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总管”,古代是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彦勇猛善战,多次攻陷敌人的营寨,斩杀敌军的将领,斩获对方的物资。
B.杜彦治理有方,被授予洪州总管一职后,把洪州治理得很好,很有名声。
C.杜彦深受信赖,原云州总管贺娄子干死后,皇上认为杜彦是镇守榆林的最佳人选。
D.杜彦威名远播,由他镇守云州,后来边塞一直安定,没有异族士兵敢来侵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迁,属葛荣之乱,徙家于幽。彦性勇果,善骑射。
(2)上悼惜者久之,因谓侍臣曰:“榆林国之重镇,安得子干之辈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