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每组句子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①砉然向然,奏刀马砉 然 ②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
B.①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
C.①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②官知止而神欲行 |
D.①往往阳狂垢污 ②善刀而藏之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不是傍晚,而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
B.“风骚”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楚辞》中的《离骚》篇。后来,“风骚”并称,泛指文学。 |
C.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搭建的屋舍。亦作“庐墓”。 |
D.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②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经过 |
B.①亡其两骑耳 亡:死亡 ②不霁何虹 霁:天晴 |
C.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使:假使,如果 ②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探望 |
D.①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②如土委地 委:卸落 |
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的一项是( )
A.①骑皆伏曰 ②扣其乡及姓字 ③善刀而藏之 |
B.①往往阳狂垢污 ②田父绐曰 ③乌江亭长檥船待 |
C.①奏刀騞然 ②技盖至此乎 ③技经肯綮之未尝 |
D.①砉然向然 ②所当者破 ③亡其两骑耳 |
下列各项中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是我国古代称谓方式,可以将身份置于名字之前,类似的还有优孟、师襄、师旷等。 |
B.江东,长江在芜湖到南京一段,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向,秦汉以后将长江以东的地区统称为“江东”。 |
C.妃嫔媵嫱:指古代王侯的宫妃,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本来是指陪嫁的人,也可成为嫔、嫱。 |
D.“平明”与“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均为古代表示时段的名称,以“夜半”为时间起点进行时间排序的话应是:夜半、鸡鸣、平明、黄昏、人定。 |
有学者认为,“君子”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因为君子有利人利天下、成人之美、周而不比、有礼知耻等内涵。下列各项中的“君子”没有这种内涵的一项是( )
A.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品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 |
B.(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C.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D.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
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与出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B.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晏殊《题都城南庄》 |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D.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 |
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军再一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败了他们。 |
B.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而这五个人出生在军队,向来没有受过诗书的教诲。 |
C.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我除了担任右丞相还兼任枢密院长官,监督各个行政区的军队。 |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猥以微贱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群贤毕至 ⑤襟三江而带五湖 ⑥雄州雾列
①猥以微贱 ②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齐彭殇为妄作 ④群贤毕至 ⑤襟三江而带五湖 ⑥雄州雾列
A.①④/②⑤/③⑥ | B.①③/②④/⑤⑥ | C.①④/②⑥/③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