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 |
B.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C.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
D.愿大王少假借之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公从之②行李之往来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许之⑤因人之力而敝之⑥邻之厚,君之薄也⑦子犯请击之⑧将焉取之⑨唯君图之
①公从之②行李之往来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许之⑤因人之力而敝之⑥邻之厚,君之薄也⑦子犯请击之⑧将焉取之⑨唯君图之
A.①②④⑥/③⑤/⑧⑨/⑦ |
B.①④⑦⑧⑨/②⑥/③⑤ |
C.②④⑦⑧/③⑤/①⑥/⑨ |
D.②③⑤/⑦⑧/①④⑥/⑨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
B.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 |
C.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阙(使……侵损、削减) |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马之千里者 |
B.我持白璧一双 |
C.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从而师之
例句:吾从而师之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B.而耻学于师 |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D.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昌黎,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官职、籍贯、号来称呼人。 |
B.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佩插茱萸、驱五毒以防疫祛病等习俗。 |
C.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
D.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合乎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显 |
B.假舆马者:借助 圣人无常师:一般的 |
C.君子不齿:看不起 作师说以贻之:赠送 |
D.功在不舍:停止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 D.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