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横线字的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浔阳江头送客
②昨夜西风碧树
③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④是使民养生丧无憾也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⑥侧身西望长咨嗟
孤舟之嫠妇
⑧既之,则安之
⑨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①⑥/②⑦/③⑧⑨/④⑤B.①⑥/②⑦⑧/③④/⑤⑨
C.①⑥/②⑦⑧/③⑨/④⑤D.①③⑥/②⑦⑧/⑨/④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横线语词的解释全都错误的一项(    )
A.欲寄彩笺兼尺素:一尺长的素绢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 
B.噫吁嚱!乎高哉:危险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表示接在后面的是原因
C.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治安问题恶化  
D.填然鼓:表示事物的代词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光景,情形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在时间上从“今晨”又回到“昨夜”,点明了幽怨是因为离别。女主人公迁怒于穿越朱户的月光,但恰恰是这种任性的埋怨,让人看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无眠的情景,可谓无理而妙。
B.“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化用了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泪珠一般。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美而哀婉的妙境。
C.《寡人之于国也》的最后一段,孟子从正面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宣讲“民本、仁政”的思想。在孟子看来,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可以使得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可以使得君主称王于天下。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景色的情状中品味出韶光易逝、英雄迟暮的感伤。而把一二联合起来,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伴以滚滚而来的江水,整个境界卷入急速的流动中。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对下列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运用比兴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兴,引出所咏之词,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以河水的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同时又有反衬作用,以河水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B.《李凭箜篌引》和《琵琶行》不同,主要使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摩音色强弱缓急及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其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以形类声”,成功运用通感手法,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如“昆山玉碎”可以唤起山崩地裂的形象感,形容乐声乍起的壮观。
C.“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举”字把微风吹过荷塘后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 现得淋漓尽致。
D.“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指“小山眉”,“金”指“额黄”,全句的意思是,(早晨醒来)画眉有浅有深,“额黄”有明有暗。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来)    画图识春风面(省:省略)
B.凡六百一十六(言:话) 连峰天不盈尺(去:距离)
C.以手抚膺长叹(坐:坐下)    使弹数曲(快:快速)
D.来四万八千岁(尔:那) 艰难恨繁霜鬓(苦:极)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
A.以手抚膺长叹(徒,空)  一紫台连朔漠(离开)
B.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C.而起阡陌之中(突然)    罟不入洿池(多次)
D.此情待成追忆(难道)    坐促弦弦转急(退)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A.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暮去朝来颜色故 江州司马青衫湿
D.老大嫁作商人妇 凄凄不似向前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横线字词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
A.使人听此朱颜
B.砯崖石万壑雷
C.玉露凋伤枫树林
D.侧身西望长咨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乎高哉危:高
B.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C.以手抚膺长叹坐:坐着
D.可以横峨眉巅绝:越过、渡过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淇水汤汤,      。(《氓》)
(2)  ,心念旧恩。(《短歌行》)
(3)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4)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5)   ,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6)     ,亦崎岖而经丘。(《归去来兮辞》)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  ,彩彻区明。(《滕王阁序》)
(8)   ,死当结草。(《陈情表》)
是臣  ,报养刘之日短也。  ,愿乞终养!
(9)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当前题号:10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