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世上的人竭力指责他,然而他也并不感到更加哀伤。
C.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专一,形体仿佛已经消失,似乎与各种变化互相融合。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应当与秦国相比较,或许不能够轻易地估量。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岂能毋哉 ②则毋杨矣 ③行贤而去自之心  ④美者自,吾不知其美也 ⑤将在于贤而已 ⑥不义不 ⑦不能以尚事能为政也 ⑧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也 ⑨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A.①③④/②⑤⑥/⑦⑨/⑧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
C.①⑧/②⑤⑥/③④⑦⑨D.①⑧/②⑦⑨/③④/⑤⑥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世学者多似此类B.子胥出走,边候得之
C.不法常可D.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鳣似蛇,蚕似蠋 ②人不能自止于足 ③而亡其富之涯乎 ④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⑤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④⑥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王之 ②孰与畜而制之 ③是以圣人犹之 ④自矜者不 ⑤雩而,何也 ⑥天而思之 ⑦为无为,无事 ⑧是以进也
A.①③⑤/④/②⑧/⑥/⑦B.①④/②⑧/③⑥/⑤⑦
C.①④/②⑧/③⑥/⑤/⑦D.①③/②⑧/④⑥/⑤/⑦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草木之生也柔脆
B.死而不亡者寿 三者错,无安国
C.楚王后车千乘,非知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D.其说甚尔,其灾甚惨 万物之怪,书不说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告诉:被告知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慷慨:大方,不吝啬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弱冠:指男子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B.茕茕子立,形影相 吊:安慰
《齐谐》者,怪者也 志:记载
人杰地灵,徐孺陈蕃之榻    下:放下
问征夫以前路,晨光之熹微  恨:痛恨
C.朝菌不知朔    晦:傍晚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之:到,动词
寻蒙国恩,臣洗马  除:去除
请息交以绝 游:交游,交往巨
D.行年四岁,舅母志 夺:强行改变
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   听:听任,准许
谨拜表以 闻:使....闻,使....知道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焉:于此,在这里,在那里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D.古之人不余欺也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感
B.吾未见其明也    明:明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
D.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食埃土,下饮黄泉B.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C.用心D.范增数项王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