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既东封郑⑥越国以鄙远 ⑦且贰于楚也 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⑨共其乏困
①晋军函陵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既东封郑 ④烛之武退秦师 ⑤既东封郑⑥越国以鄙远 ⑦且贰于楚也 ⑧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⑨共其乏困
A.①⑤/②③/④⑨/⑦⑧/⑥ | B.①④/②⑥/③⑦/⑤⑨/⑧ |
C.①②/③⑤/④⑧/⑥⑦/⑨ | D.①③/②⑤/④⑧/⑥⑨/⑦ |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的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②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⑥既东封郑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⑥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⑧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词的活用
⑪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1)名词的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②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⑥既东封郑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⑥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⑧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⑩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词的活用
⑪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
下列句子与“既自以心为形役”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 B.乐夫天命复奚疑 |
C.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 D.遂见用于小邑 |
解释下列各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1)今急而求子 (__________________ ) (2)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_ ) (4)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_____ )
之: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_______________ ) (6) 是寡人之过也 (_____________ )
(7)何厌之有 (_______________ ) (8) 子犯请击之 (____________ )
(9)怅恨久之 (_____________ ) (10)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 )
(11)辍耕之垄上 (______________ )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之: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7)何厌之有 (
(9)怅恨久之 (
(11)辍耕之垄上 (
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下面关于“月相纪日法”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①《五人墓碑记》:“在丁卯三月之望”,“望”阴历三月十五日。
②《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晦:阴历每月初的一天;朔:阴历月末的一天。
③《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就是阴历七月十六日。
④“今当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诞辰。”“朔日”指六月初一至初九。
⑤“道光元年辛巳冬十月朔五日”,“朔五日”指这个月初五。
⑥“正月晦日巷死。”“晦日”,正月末的一天。
⑦“宋嘉定宁宗八年乙亥四月朔四日”,“朔四日”指这个月初四。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③④⑦ | D.③⑤⑦ |
中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法。下列以“年号干支兼用法”为纪年方法的是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庆历四年春”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②“庆历四年春”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④“天启壬戌秋日”⑤“淳熙丙申至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分别指的是
A.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B.华山、衡山、恒山、嵩山、泰山 |
C.衡山、恒山、嵩山、泰山、华山 | D.恒山、嵩山、泰山、华山、衡山 |
对下列课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贳:赊欠 | B.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亲密 |
C.项王度准,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 D.能千里而袭我,亦以罢极 罢:疲惫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云销雨霁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 |
B.①穷且益坚 ②穷岛屿之萦回 |
C.①兴尽悲来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 |
D.①控蛮荆而引瓯越 ②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