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云雨霁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锋镝
B.①且益坚   ②岛屿之萦回
C.①兴悲来    ②潦水而寒潭清
D.①控蛮荆而瓯越 ②敢竭鄙怀,恭疏短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3-04 02:48: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上张仆射①书
唐韩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其所不能,不强使为,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盂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 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 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寅③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也如此,韩愈之不谄屈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若使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注释】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贞元酔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②牒:任命的文书。③寅:十二时辰之一,凌晨3点到5点。辰:早上7点到9点。申:下午3点到5点。酉:下午5点到7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有疾病事故   事故:变古女
B.抑而行之 抑:压制,强迫
C.若宽假厚之     宽假:宽容、
D.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 厚:(感情)深厚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    ②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B.①则安得而不言 ②则耻师焉
C.①凡执事之择于愈者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D.①若使随行而入 ②渔父见而问之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封书信是韩愈任徐州节度使推官时,因不堪忍受“晨入夜归”的规章制度,上书给张仆射商谈上班时间问题的,体现了他不平则鸣的耿直个性。
B.韩愈认为要根据一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不拘一格地任用人,而不是用苛刻的作息制度来约束下属,并以孔孟之道来批评重用“闻命而奔走”者的错误。
C.韩愈釆用“欲擒故纵”的策略,先赞扬张仆射是善听意见的上司,然后运用对比手法请求对方同意自己的建议,最后表达了未能与之成为知己的遗憾。
D.韩愈表面上是在极力为“迟到早退”辩解,实际上是在抒发对自我价值没有被发现、人才被埋没的不满。行文直率大胆,气势雄伟,慷慨激昂,自然流畅。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言不敢尽其诚道有所屈于己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其穷收之而己耳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②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

同类题4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集贤校理丁君墓表(节选)

欧阳修

君讳宝臣,字元珍,姓丁氏,常州晋陵人也。其为人外和怡而内谨立,望其容貌进趋,知其君子人也。居乡里,以文行称。少孤,与其兄笃于友悌。兄亡,服丧三年,曰:“吾不幸幼失其亲,兄,吾父也。”

君治州县,听决精明,赋役有法,民畏信而便安之。其始治剡也如此,后治诸暨,剡邻邑也,其民闻其来,欢曰:“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由是所至有声。及居阁下,淡然不以势利动其心,未尝走公卿;与诸学士群居恂恂,人皆爱亲之。

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而岭外尤甚。其山海荒阔,列郡数十,皆为下州,朝廷命吏,常以一县视之,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一日智高①乘不备,陷邕州,杀将吏,有众万余人,顺流而下,浔、梧、封、康诸小州所过如破竹。吏民皆望而散走,独君犹率羸卒百余拒战,杀六七十人,既败,亦走。

初,贼未至,君语其下曰:“幸得兵数千人,伏小湘峡,扼至险,以击骄兵,可必胜也。”乃请兵于广州,九请,不报。又尝得贼者一人,斩之。

贼既平,天子以君尝请兵不得,又能拒战杀贼,故他失守者皆夺两官,而君夺一官。已而知其贤,复召用。以治平四年四月某甲子,暴中风眩,一夕卒,享年五十有八。

君之平生,履忧患而遭困厄,处之安然,未尝见戚戚之色。其于穷达寿夭,知有命,固无憾于其心,然知君之贤,哀其志而惜其命止于斯者,不能无恨也。于是相与论著君之大节,伐石纪辞,以表见于后世,庶几以慰其思焉。

熙宁元年六月十四日,庐陵欧阳修述。

(注)①智高,指北宋中期广西的少数民族起义军首领侬智高。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走公卿   谒:拜见
B.兵弛备者六十余年矣    偃:训练
C.九请,不报   凡:一共
D.又尝得贼者一人 觇:窥探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其为人外和怡内谨立    履忧患遭困厄
B.淡然不势利动其心 天子君尝请兵不得
C.处之安 知君之贤
D.未尝见戚戚色  于是相与论著君大节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决精明,赋役有法
审理断案精明,(分派)赋税徭役很得法度
B.而君亦以治剡者治之
而丁君也用治理剡县的方法来治理诸暨
C.国家自削除僭伪,东南遂无事
自从朝廷削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权,国家东南也就没有什么叛乱发生了
D.故其守无城,其戍无兵
因此这些州郡的守备并不需要城墙,这些地区的戍卫也不需要士兵
【小题4】下列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君早年丧父,他对兄长的感情如同对父亲的感情。
B.无论是剡县还是诸暨,百姓对丁君都既敬畏又信服。
C.丁君对智高的反叛早有预见,只因援军不得而未果。
D.平叛之后,天子因赞许丁君的表现,对他处罚较轻。
【小题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剡人爱而思之,谓不可复得者也。今吾民乃幸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