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欢畅;羽,声调平和。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
D.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丹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子丹恐惧D.约为婚姻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B.毋内诸侯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竖子不足与之谋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指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百贾,指各种行业的商人。在古代,“商”就是开店铺有固定地址卖东西的人,“贾”就是流动着贩卖商品的人,所以称“行贾坐商”。
C.督邮,官名,始置于西汉中期,郡守属吏,汉时拥有重权。«三国演义»中,曾经有位督邮向刘备索贿不成,想要陷害刘备,被张飞痛打。
D.论弃仲孙市,意思是将许仲孙在街市上处决。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示众,称“弃市”,后以“弃市”专指死刑。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拔官职。如李密《陈情表》提到“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中的“擢”,“擢”与“拔”同义。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C.南巡,指帝王到南方巡视。与此相对,北狩,指帝王到北方狩猎,也是帝王被掳到北方的婉辞。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但不能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发,即束发,古代 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之年,与“总角”之意有所不同。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土地、户籍、科举、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宜,其长官为户部尚书。
C.河东,其中的“河”指黄河,因黄河自北而南流经山西省境内,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 为河东。
D.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与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中 的“宫使”意同。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年号。明清两朝,大多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嘉靖皇帝、康熙帛帝。
B.古代官职的升迁任免大多由吏部掌管,有专门的词语表示。如 “擢”“加”“拜”是古代表示官职升或降的词语。
C.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叫纠弹。
D.保甲是旧时代统治者通过户籍编制来统治人民的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甲设甲长。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由“国风”“大雅”“小雅”“颂”四个部分组成。
B.对联,也叫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上下联中的字词可以是平,也可以是仄声,但要求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平仄相反、词性相同。
C.从内容上来看,新闻应该包括的要素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从结构上来看,新闻应该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语。
D.我国史书有三种最主要的体例:一是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等;二是国别体,如《战国策》《三国志》等;三是纪传体,如《史记》《汉书》等。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奚以知其然也
B.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C.孟学士之词宗 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D.岂复有贤于周公哉    (故士之行道者)不得于朝   (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安慰 不名节:自夸 责臣慢:逃脱   ( 《陈情表》 )
B.莽苍者:往  榆枋而止:触、碰   举世誉之而不加:勉 ( 《逍遥游》 )
C.遂南夷:逃窜 独搜而远绍:广泛   明选公:提拔 ( 《进学解》 )
D.后世画者:擅长    而和之:接连 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楷模    ( 《送杨少尹序》 )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