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擢,提拔官职。如李密《陈情表》提到“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中的“擢”,“擢”与“拔”同义。
B.食邑,又称采邑、封地,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C.南巡,指帝王到南方巡视。与此相对,北狩,指帝王到北方狩猎,也是帝王被掳到北方的婉辞。
D.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治民、进贤、决讼、检奸,但不能自行任免所属掾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0-02-23 08:4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组成。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号令诸侯灭秦,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B.婚姻,指两家结为婚姻关系,在《鸿门宴》中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D.室内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上,从座位安排上可以看出双方的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同类题2
如果要从历代文人中为梅、兰、竹、菊各选一位代言人,按顺序匹配最合适的一项是
A.苏轼 杜甫 陆游 陶潜
B.苏轼 屈原 陆游 王维
C.林逋 杜甫 郑夑 王维
D.林逋 屈原 郑變 陶潜
同类题3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五声音阶,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变徵,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愤。
B.《战国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政治辩论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荆轲刺秦王》一文就节选自本书。
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修订《春秋》时候,以“一字寓褒贬”,后世评价这种文字简练、文笔隐晦曲折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D.宗庙,是古代天子和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又称祖庙。古人把宗庙、社稷与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社稷代指国家。
同类题4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
(1)班固的《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
体例,是继
之后又一部历史与文学巨著。
(2)古代诗词中常以“菊花”烘托意境。比如:杜甫《秋兴八首》中的“
,孤舟一系故园心”;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5)庄生晓梦迷蝴蝶,
。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同类题5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祭”是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
B.古代诸侯每年派使者朝见天子称为“大聘”,每隔三年的朝见为“小聘”。
C.“长揖”是古时不分长幼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
D.“顿首”是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