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孙文(1866-1925)
- 刘鹗(1857-1909)
- 康有为(1858-1927)
- 吴趼人(1866-1910)
- 李宝嘉(1867-1906)
- 章太炎(1869-1936)
- 曾朴(1872-1935)
- 梁启超(1873-1929)
- + 王国维(1877-1927)
- 《人间词话》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 季 五 代 诗 愈 卑 而 倚 声 者 辄 简 古 可 爱 能 此 不 能彼 未 可 以 理 推 也。”《提要》驳之:“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 其言甚辨。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之言曰:“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 诗。然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五代词之所以独胜,亦由此也。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小题2】《花间集》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词选集。在文学史上,被后世合称“温韦”的___、____(人名),是“花间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
【小题3】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作者所认同的宋代诗歌没落、词作兴盛的原因。
蝶恋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注释)光绪三十二年(1906)秋,王国维曾奔父丧归故里,本词写离别时的情景。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全词共60字。 |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作品。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有“境界”乃词中胜境。 |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
【小题2】本词通篇透着无奈之情,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作者表现出哪几种无奈之情?
陆放翁跋《花间集》谓:“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四库提要》驳之,谓:“犹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蹶,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
其言甚辩。然谓词必易于诗,余未敢信。善乎陈卧子①之言:“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然其欢愉愁怨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余,故其所造独工。”五代词之所以独胜,亦以此也。
(节选自《人间词话》,有删改)
[注]①陈卧子:指明末著名诗人、词人陈子龙,卧子是他的字。【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唐季五代诗愈卑而倚声者辄简古可爱能此不能彼未易以理推也。
【小题2】文中《花间集》的编者是 ,“四库”指 、 、 、 。
【小题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在文段中的观点。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傍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小题2】白石,是南宋________;剑南,是南宋________;幼安,是南宋________。
【小题3】这段文字中王国维批评了清代词人的哪些弊病?
诗至唐中叶以后,殆为羔雁之具①矣。故五代北宋之诗佳者绝少而词则为其极盛时代即诗词兼擅如永叔少游者亦词胜于诗远甚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至南宋以后,词亦为羔雁之具,而词亦替矣。此亦文学升降之一关键也。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注]①羔雁之具,羔雁,小羊与雁。“羔雁之具”在这里意为礼聘应酬之物。【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段中画线句子断句
A.(限6处) |
A. 永叔:____________ 少游: _______ |
上之所论,皆就抒情的文学言之。至叙事的文学,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格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然他戏曲则殊不称是。要之,不过稍有系统之词而并失词之性质者也以东方古文学之国而最高之文学无一足以与西欧匹者此则后此文学家之责矣。
(节选自王国维《文学小言》)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小题2】《桃花扇》是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人名)创作的传奇剧本。
【小题3】材料中,作者认为后代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
点绛唇·高峡流云
[清]王国维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写出了一种类似杜甫“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那种攀登到半山高处所特有的景象。 |
B.“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人在雨里攀登,静静地看着“着雨”的青山,凄苦之情难以言表。 |
C.“历历”,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样子,同时也是对往事和过去的回忆,用在这里具有一定的哲理的味道。 |
D.本词前半写景,后半抒发感受,词的境界中都含有对人生之了悟的成分。 |
蝶 恋 花
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双调共60字,上下阕格律一致,压仄声韵。 |
B.王国维,古代著名学者、文艺批评家。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等学术专著行世。其著作《人间词话》提出“境界说”,认为“境界”乃词中胜境。 |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
D.“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是虚写,暗含抒情的意味。芳草象征青春,车辙象征着离别,用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
E.这是一首写羁旅行役的词。“人间第一耽离别”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意思相同,都指“沉迷”,词人告诫大家勿要沉陷在离别之情中不能自拔。 |
浣溪沙
王国维
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蓞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
注:素萏:白荷花。流萍:水面的浮萍。【小题1】这里的“浣溪沙”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表现了江南水乡少女荷塘泛舟的美好场面。 |
B.第二句写浓妆少女因嫉妒美丽的荷花而与之斗艳。 |
C.第三句写少女脸庞与晚霞构成了一幅恬静的画面。 |
D.第四句写少女因怜惜清香美丽的荷花而停止划桨。 |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 。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
(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白 石 有 格 而 无 情 剑 南 有 气 而 乏 韵 其 堪 与 北 宋 人 颉 颃者 唯 一 幼 安 耳 近 人 祖 南 宋 而 祧 北 宋 以 南 宋 之 词 可 学 北 宋 不 可 学 也
【小题2】文中的“白石”和“幼安”各指谁?请写出其姓名。
【小题3】王国维为何说北宋词不可学?请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