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关汉卿(1220-1300)
- 王实甫(不详)
- 马致远(约1251-1321)
- 雎景臣(不详)
- 张养浩(1270-1329)
- 郑光祖(不详)
- + 张可久(约1270-1348)
- 《小山乐府》
- 乔吉(不详)
- 施耐庵(不详)
- 脱脱等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中吕)朝天子·探梅
张可久
水西,探梅,隔岸香风细。五云仙子六铢衣①,邀我花前醉。幺凤双飞,瑶阶如水,吹萧月下归。剡溪,路迷,雪夜重相会。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六铢衣:即天衣,衣有六铢重,形容轻盈飘逸。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小题1】下列对两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小令均以寻梅为主线,抒情言志,典雅工整,其间所生发的情景之语,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自抒个性之别。 |
B.《探梅》“隔岸香风细”一句,“细”指极小极微,这里诗人形容梅香幽微淡远,给人“暗香浮动”的遐想,而“隔岸”二字勾勒出画面的立体空间。 |
C.《寻梅》前三句不厌其烦地铺叙了寻梅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由远及近,从面到点,展现了一幅踏雪寻梅图。 |
D.两首曲子在风格上都显现出典雅清丽的特点,清旷飘渺,格调高雅,但也雅不避俗,可雅则雅,可俗则俗,体现了散曲的本色。 |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含,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诗眼:诗人的洞察力。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投老:临老,到老。【小题1】下面有关曲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
B.起首两句在上下千载、纵橫万里的时空背景上,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感慨王朝兴衰、个人得失。 |
C.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读“万卷”书,饮“春水”茶,山中归宿宜人可慰,结尾感情由浓转淡。 |
D.张可久散曲以典雅清丽著名,此曲亦然,古今融汇,情景交融,语言华美绚烂,风格婉约。 |
A.全诗思接千古,视通天涯,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
B.首句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再以“孔林”、“吴宫”、“楚庙”三句具体印证。 |
C.“茅舍”、“村家”、“山中”既照应题目,又突出了隐居环境幽古。 |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反问,描写诗人酿酒饮茶恬淡安宁的隐逸生活。 |
[黄钟] 人月圆
雪中游虎丘①
(元)张可久②
梅花浑似真真③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④,宝剑羞看。
(注)①虎丘:江南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秦始皇东巡时曾来虎丘寻找阖闾殉葬的干将、莫邪、湛卢等宝剑。②张可久,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多次担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③真真:唐代美女。④打:拓。【小题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了雪中盛开的梅花美丽动人的姿态,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小题2】层次分明是这首元曲的特点。试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中吕)普天乐·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①,笑我飘零。
(注)①“钓鱼子陵”二句:严光,字子陵,刘秀请他做谏议大夫,他辞官不就,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张翰,字季鹰,见秋风起思家乡莼菜鲈鱼脍,遂归隐。【小题1】对这首元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曲以“忙”字为全篇诗眼,贯穿始终。 |
B.“西风”“红叶”紧扣标题中的“秋”字。 |
C.曲中化用语典、引用事典,皆贴切自然。 |
D.整首元曲语言风格刚健豪迈、沉郁蕴藉。 |
人月圆·客垂虹
元代·张可久
三高祠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②,渔舟范蠡,茶灶龟蒙③。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注]①三高祠:吴江人于宋代所建,以纪念范蠡、张翰、陆龟蒙。②张翰:西晋文学家,字季鹰。 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吴中的莼羹、鲈鱼,于是辞官回乡。③龟蒙:陆龟蒙,字鲁望,晚唐文学家。隐居不仕,以茶酒自娱。
【小题1】这首小令除了对仗工整,在表现手法上还运用了 _____、_____等。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小令所表现的情感。
(中吕) ·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①。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注释)①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小题1】这首曲的曲牌是( )A.天净沙 | B.寿阳曲 | C.山坡羊 | D.卖花声 |
A.开头用四面楚歌、火烧赤壁、投笔从戎三个典故,寄寓了作者对时事的看法。 |
B.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一兴一衰,一乐一哀,间接抒发无限感慨。 |
C.这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民生疾苦之感叹,给予劳苦大众深切的同情。 |
D.整首曲子典雅工巧,含蓄隽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发无限感慨于不发感慨中。 |
[南吕]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雨漱窗前竹,涧流冰上泉。一线清风动二弦。联,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云黄暮天。
听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小题1】两首作品结尾抒情方式不同。“昭君怨,塞云黄暮天”:________;“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________。【小题2】赏析两首作品音乐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的异同。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
张可久②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又称“重九”,重阳节。②张可久: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曲子中作者“思家”的原因。
【小题2】请赏析“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的表达效果。
[双调]水仙子次韵金陵怀古
张可久
朝朝琼树后庭花①,步步金莲潘丽华②,龙蟠虎踞③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注)①南朝陈后主荒于酒色之事,最终在喝酒行乐时被隋兵捕获。②南齐东昏侯宠爱潘妃之事,后梁武帝攻取金陵杀东昏侯,潘妃自缢而死。③形容地形雄壮险要。
(1)“凤不至空台上”和“燕飞来百姓家”分别化用了唐诗《 》和《 》中的诗句。(2)作品开头两句运用典故的用意是 。
(3)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作品中的画线句。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注释]①钓鱼子陵:严子陵和刘秀的关系非常密切,刘秀称帝后多次邀请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后来刘秀又将严子陵请到宫中,想请他做谏议大夫时,他终于不辞而别,隐居富春山下,每天钓鱼。【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曲子以“普天乐”为词牌,以“秋怀”为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一种矛盾而彷徨的情绪。 |
B.此曲一开始就用了一个设问句“为谁忙?莫非命。”道出了作者自怨自艾之情,表面上说命运难改,其实正现出了作者心中的愤愤不平。 |
C.“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反思自己的前半生,用“西风”、“落月”、“红叶”、“冷”,这几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作者自己境遇的不幸。 |
D.后两句以“两字功名”开题自嘲,无所适从,依违两难。说自己遭到季鹰的嘲笑,感到万分羞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