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文章作者
- 关汉卿(1220-1300)
- 王实甫(不详)
- 马致远(约1251-1321)
- 雎景臣(不详)
- 张养浩(1270-1329)
- 郑光祖(不详)
- 张可久(约1270-1348)
- + 乔吉(不详)
- 《扬州梦》
- 《两世姻缘》
- 施耐庵(不详)
- 脱脱等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后一首元曲写出了_________(哪里)梅花___________(怎样)的形象?林逋写梅花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
山坡羊·冬日写怀(其二)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钓鳌①舟,缆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投至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皴破手。
殿前欢·冬
(元)薛昂夫
抢冰髭,绕孤山了费寻思,自逋仙②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注]①鳌:大鱼。②逋仙:曾隐居于孤山的林逋。【小题1】后一首元曲写出了_________(哪里)梅花___________(怎样)的形象?林逋写梅花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析两首元曲表达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这首元曲开头和结尾写的都是暮春景象,但一个是悲景,一个是喜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不同的景物气氛对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这首元曲开头和结尾写的都是暮春景象,但一个是悲景,一个是喜景。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不同的景物气氛对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元)乔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不少于200字。阅读下面的元曲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①,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②,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③荒甃(zhòu):荒凉的断井颓垣。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全曲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沙①,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恨兴亡怒煞些鸣蛙。铺锦池埋荒甃②,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沙:长满蒺藜的沙地。③荒甃(zhòu):荒凉的断井颓垣。
(1)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全曲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小令,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 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小题1】本曲“三千丈清愁鬓发”一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2】最后三句“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 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小题1】本曲“三千丈清愁鬓发”一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小题2】最后三句“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的写景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各题。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E. 全曲语言流畅,词句朴实,令人心旷神怡,如人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
【小题2】本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
乔 吉
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写雪练从天上停止工作的织机上垂挂下来,表现了瀑布的雄奇飘逸。 |
B.前四句写远眺,瀑布倾流,震撼心灵,作者描写动静结合,极写声音与气势。 |
C.后四句写近景,飞沫溅落,让人感到穿着的单薄;倾泻的瀑布,色白而流急。 |
D.这首小令境界开阔,即景抒情,移情于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瀑布的胜景。 |
【小题2】本曲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内容进行赏析。
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吕)山坡羊
冬日写怀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
钩鳌舟,缆①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投至②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皲破手。
[注]①缆:绳,指拴在汀洲。②投至:待到。
【小题1】《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有一句“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请写出两首诗中的“瘦”有_______之意,寄寓了为人____________之感。
【小题2】此曲中的“渔父”形象有多种解读,如谋生求计的渔夫形象,怀才不遇的君子形象等。请结合曲词内容,试做赏析。
(中吕)山坡羊
冬日写怀
[元]乔吉
冬寒前后,雪晴时候,谁人相伴梅花瘦?
钩鳌舟,缆①汀洲,绿蓑不耐风霜透。
投至②有鱼来上钩,风,吹破头;霜,皲破手。
[注]①缆:绳,指拴在汀洲。②投至:待到。
【小题1】《三国演义》的“三顾茅庐”有一句“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请写出两首诗中的“瘦”有_______之意,寄寓了为人____________之感。
【小题2】此曲中的“渔父”形象有多种解读,如谋生求计的渔夫形象,怀才不遇的君子形象等。请结合曲词内容,试做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雪
元·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 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小题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E. 这首元曲先俗后雅,大俗与大雅形成强烈对比,显示出俗对于雅的调侃,于是产生了喜剧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
【小题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水仙子·咏雪
元·乔吉
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①,银棱了东大海,探梅的心噤难捱。面瓮儿里袁安②舍,盐罐儿里党尉③宅,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注) ①三千界:佛家语,这里泛指整个世界。②袁安,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记载:“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行视察,“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③党尉,即党进,北宋时人,官居太尉,雪夜拥炉酌酒,热得出汗,“扪腹徐行”,说:“天气不正。”
【小题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前两句运用比拟手法,写出了雪花飘飞轻若柳絮,冰冷而没有香气;积雪像飘落满地的梨花,冻成一片,推移不动。 |
B.第四句的“棱”字是口语赘词,用于某些形容词后。第五句的“噤”字指冻得从心里打战。 |
C.最后三句描写雪之大:袁安的宅舍雪大如同埋进了面缸,党尉深宅的积雪像洁白的盐堆,歌舞的亭台被大雪变成了粉缸。 |
D.这首元曲是一首咏物的曲子,全曲处处都在写雪,而曲词内容却不着一“雪”字,从不同角度运用多个手法突显描写对象。 |
【小题2】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从这个角度看,这首散曲和唐代的高骈的《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相比,哪一首更符合刘熙载的评论?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元曲,完成各题。
【小题2】试分析两首元曲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中吕)朝天子·探梅
张可久
水西,探梅,隔岸香风细。五云仙子六铢衣①,邀我花前醉。幺凤双飞,瑶阶如水,吹萧月下归。剡溪,路迷,雪夜重相会。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六铢衣:即天衣,衣有六铢重,形容轻盈飘逸。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小题1】下列对两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小令均以寻梅为主线,抒情言志,典雅工整,其间所生发的情景之语,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有自抒个性之别。 |
B.《探梅》“隔岸香风细”一句,“细”指极小极微,这里诗人形容梅香幽微淡远,给人“暗香浮动”的遐想,而“隔岸”二字勾勒出画面的立体空间。 |
C.《寻梅》前三句不厌其烦地铺叙了寻梅的时间、地点和经过,由远及近,从面到点,展现了一幅踏雪寻梅图。 |
D.两首曲子在风格上都显现出典雅清丽的特点,清旷飘渺,格调高雅,但也雅不避俗,可雅则雅,可俗则俗,体现了散曲的本色。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小题2】对本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小题3】联系全曲情感,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就画线句写一段鉴赏文字。
(双调) 折桂令· 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小题1】“双调”是这首元曲的________。【小题2】对本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出了窗前雨中梨花清丽景致,给人优雅的美感。 |
B.曲中“客怀枕畔”“心事天涯”透出作者浓浓相思情怀。 |
C.“三千丈清愁鬓发”化用了白居易《秋浦歌》名句。 |
D.整个曲子所有的情感都指向题目中的一个“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