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离开
B.臣等不肖,请辞去 没有才能
C.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D.顾吾念之 回头
【小题2】下列对原文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翻译: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积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
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翻译:士卒们相互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C.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翻译:今天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恐惧什么呀!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翻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黄金也能刻出孔。
【小题3】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第二段文字的特点,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 )
A.学习只要不断积累,细水长流,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B.学不可以已;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终身学习。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当前题号:1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是对原文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的分析及相关内容的概括,有不恰当的()
A.“不虚美,不隐恶”是司马迁记录历史人物的一大亮点,这种“实录”感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显得真实饱满。比如写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言行,除了表现其直率.守诺之长,还着力表现其刚愎.寡谋之短。
B.“怒斥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侧面。作为一个侠士,他必然以“言必信,行必果”自高,容不得别人对他的操守有所怀疑。太子的不信任,使得荆轲在临行前一反平素的沉着,在尚未计出万全的情况下,仓促前行,而导致最终的败局。
C.“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接着就侵犯秦国,提醒秦伯对此现实不能不存戒心。
D.司马迁在刻画项羽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刘邦的狡诈,对内奸绝不留情衬其直率、宽宏大度,用范增的多谋、急躁衬其短视、刚愎,故虽寥寥数语,项羽仍显得形象鲜明,富有神采。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2010年是农历庚寅年,那么,2070年也应该是农历庚寅年。
B.《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本纪》。
C.鲁国史官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纪传体史书《左传》,还写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D.《史记》出于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其材料首先得之于史料的真实性和叙事的主观性。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论赞体,常于叙事中楔入自己的主观论断。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和艾青都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前者有诗集《红烛》《死水》,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后者有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B.《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
C.庄子,名周,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D.《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著的一部史书,它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书的编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常说的“二十四史”基本采用的是史记的体例。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有“雨巷诗人”之称,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诗集有《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
B.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起于宋代,词牌名是填词用的曲调名称,与内容无多大关系。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战国策》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共33编。
D.《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中的晋候、秦伯,“侯”“伯”是战国时期晋文公和秦穆公的爵位称呼。
B.鸿门宴上,座次有讲究。刘邦、张良、项羽、范增的座次依次为北面、西面、东面、南面。
C.“陛”最初的意思是宫殿下的高高台阶,古代臣子在面对帝王时,为了表示尊重,不能看帝王的脸,要看到宫殿台阶的下面,所以称皇帝为“陛下”。同理,殿下、阁下、足下等都是对不同身份的人的尊称。
D.“沛公之参乘樊哙”,“参乘”也写作“骖乘”,意思是“驾车的人”,樊哙就是沛公的车夫。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全书起自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叙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B.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
C.《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B.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当代文坛巨匠。主要作品有《灭亡》《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抗战三部曲》。
C.《左传》据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D.《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并且在文学史上还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各句对相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如“沁园春"“破阵子”。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同时点明了词的实际内容。
B.新诗是五四前后出现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一种新诗体,《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都是新诗佳作。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文中的晋侯、秦伯分别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鸿门宴》中“沛公居山东”的“山东”是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的“河”是指黄河。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则置车骑 置:安排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钱币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扎
今者出,未辞也     辞:辞谢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谢:感谢   
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
A.②④⑥B.③④⑤C.⑥⑦⑧D.①⑥⑧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秦伯”中的 “侯”“伯”都是爵位名。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D.“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当前题号:10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