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寿阳曲·远浦帆归》,作者__________,号__________,与白朴、郑光祖、__________并称“元曲四大家”。
(2)张养浩,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山坡羊·潼关怀古》从题材看,属于__________诗。
当前题号:1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这首词写景抒情,多在虚处,沉郁蕴藉,韵味无穷。请简要说明。
当前题号:2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以下四副对联,依序对应的名胜正确的一项是()
甲、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乙、可托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吾见其心。
丙、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丁、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A.岳阳楼关帝庙刘鹗纪念馆庄子庙
B.岳阳楼武侯祠李清照纪念馆老子庙
C.鹳雀楼陶潜祠刘鹗纪念馆观音庙
D.黄鹤楼关帝庙蒲松龄纪念馆老子庙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北京的春节》极有民族特色,请依据课文内容填出下列节日的名称。
腊月初八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九或三十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_____,字_____,满族,_____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_____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当前题号:5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老舍以_____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_____,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_____”。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_____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当前题号:6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_____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_____、《火葬》、_____,《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_____,《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_____、《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
当前题号:7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在创作上,以_____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_____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当前题号:8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特利尔的幽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作者造访马克思故居时的所见所感,回顾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评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与众不同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新奇的观点。
B.本文不是一篇纯正的游记散文,写景、叙事不多,大量的都是论事说理,也就是说实写少而虚写多。
C.因为作者长于论道说理、表情达意,所以文章表现了很强的思想性和情感性。
D.本文一方面思想性很强,另一方面情感性也不弱,作者在论事说理中还表达了多种情感。但是不像那些描写小景小物的小品散文一样抒发细微的情感,而是抒发了一种豪迈的情感,表现了一种阔大的心境。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汉家寨》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作者在无边的旷野中的旅行经历,以及途经汉家寨时的所见所感。大西北自然景物干枯单调,一人独自旅行又极其艰辛,但旅行者有着丰富的心灵活动,文章在死寂中碰撞出喧响,从干枯处发掘精神的泉流。
B.文章写了大西北特有的景致。远景有“雄伟天山”,“三百里空山绝谷”“吐鲁番盆地最底处的艾丁湖”“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等;近景有“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无植被的枯山像铁碴堆一样”“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等。
C.文章还写了戈壁滩上的幻景,“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血一样的碎石”“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向着我倾泻般延伸着,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顷铁石”。景物尽显荒凉、沉寂,没有生气,人迹罕至,为文章的抒情起了过渡作用。
D.“我独自一人”“走近了汉家寨”“最后遗憾地离开了”,孤独地来,孤独地去,走近神秘而荒芜的汉家寨,又悄然离开。汉家寨是“驿站”,“我”是匆匆过客,仿佛预言着人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人生遭遇的短暂性和记忆的深远性。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