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老舍(1899~1966) 现、当代作家。原名_____,字_____,满族,_____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 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_____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07-02 12:0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是春秋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其《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初一,“朔”指月末最后一天。王勃,“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其名与字间具有相成关系,如果王勃要自称,当称“子安”。《滕王阁序》中有“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的句子,其中“牛”、“斗”指二十八宿的牛宿和斗宿。
B.《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这部作品编撰者罗贯中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了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水浒传》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
C.古人很注意日常交往的礼节,仪表举止、言谈话语、坐立行走都很符合礼仪。在古代的礼节中,见面常用的礼仪是拜礼和揖礼,而室内座位方面又以坐西向东为尊。“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是指古人走过长者尊者面前,要小步快走,以表示敬意。
D.“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
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C.《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它塑造了“守财奴”老葛朗台这一经典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D.创作于三十年代的《边城》、《竹林的故事》均是我国“乡土文学”的优秀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沈从文、废名。
同类题3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擅长文赋,《阿房宫赋》《赤壁赋》《泊秦淮》《过华清宫》均为其佳作。
C.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多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D.鲍照,字明远。他学习吸收了乐府诗的精髓,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充实了七言体的形式,平仄变化更加自由,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抒发了国破家亡的之痛。
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同类题5
下列有关诗词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B.歌行体诗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的,富于变化,《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歌行体诗。
C.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酌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