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1)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2)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
2010年是中国农历年庚寅年,也叫虎年。请根据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推断:(4分)
2011年是农历 年,也叫 年。
2052年是农历 年,也叫 年。
2011年是农历 年,也叫 年。
2052年是农历 年,也叫 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②之,其沸也或炙③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2)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3)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送孟东野序》
[注] ① 挠:摇荡。 ② 梗:梗塞。 ③ 炙:烧。
翻译:
(1)
(2)
(3)
(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②之,其沸也或炙③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2)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3)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韩愈《送孟东野序》
[注] ① 挠:摇荡。 ② 梗:梗塞。 ③ 炙:烧。
翻译:
(1)
(2)
(3)
下面是从已学课文中挑选的四片语段,试分析其描写方法与表达效果,填写下表:(4分)
题号 | 课文 | 语段 | 描写方法 | 表达效果 |
(1) | 《项链》 |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 | 生动表现了玛蒂尔德借到满意首饰后狂喜的心情。 |
(2) | 《守财奴》 | 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 | 细节描写 | 突出葛朗台至死不变的贪婪本性。 |
(3) | 《陈奂生上城》 | 一次寒潮刚过,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 | | 借天气烘托陈奂生此次上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
(4) | 《林黛玉进贾府》 | 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 |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甸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文: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译文: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
将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2分)
(2)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4分)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4分)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2分)
(2)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4分)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4分)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3分)
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①而趋。或曰:“为其布②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③也。” (取材于《庄子·山木》)
注释:①赤子:婴儿。②布:古代的钱币。 ③天属:人的天性。
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①而趋。或曰:“为其布②与赤子之布寡矣为其累与赤子之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③也。” (取材于《庄子·山木》)
注释:①赤子:婴儿。②布:古代的钱币。 ③天属: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