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事件,苏联(俄)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作用举足轻重。让我们一起回顾辉煌,反思教训。
(顺势而为,破旧立新)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列宁

(1)材料一中的俄国由“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到“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与列宁开出的哪一“处方”有关?
(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材料二 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1932年和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32年

1937年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2

1

2

1

电力

7

4

3

2

煤炭

4

3

4

3

5

4

3

2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体制僵化,弊端显现)

材料三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问题?给我们的经济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浴血奋战,保卫家园)

材料四  ……战时,要保持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4)材料四中“共同敌人”指什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联)粮食产量

注:普特=16.8千克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1921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一中1921—1925年俄国(苏俄)粮食产量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的原因。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确立的“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4)请列举“(苏联)五年计划”被“经济崩溃的西方”关注的史实?这一史实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和问题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B.高度评价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C.全面评价了新经济政策D.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当前题号:4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
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子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度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哪些问题?
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四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刺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3)三、四两则材料,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