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历史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子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度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哪些问题?
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年份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四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刺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

——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3)三、四两则材料,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4-08 07:03: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解析经济。
曾经,中国消费者在日本、欧美各国疯狂扫货的新闻让有识之士陷入沉思,也一度让中国品牌或多或少有一些尴尬。
材料一 示例一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沉重打击了沙皇俄国的嚣张气焰,充分暴露了俄国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腐败和落后状况,成为俄国从强势地位走向衰败的重要标志。战争中,俄国军队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指挥能力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英法联军。由于缺少铁路,俄国调动军队和给养花费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英法。而工业发展的滞后导致俄国海军只能以木帆船与英法军队的铁甲舰对抗。
示例二1921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俄国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为14亿卢布,只及战前的13.8%。
同年的煤和铁的产量分别是870万吨和12万吨,为1917年的28%和4%。
示例三当今中国经济工业已经占绝对主导地位,农民的历史地位不可避免地要下降。农民,小农知识分子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接受这样的历史变化。
中国工业化被小农思想阻滞,甚至异化。工业化思想,社会化大生产在中国受排挤。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工业也被迫小农化,“责任田化”,小块化。
中国一些改革将现代企业改革为,按照小农思想的要求,搞“责任田”,划小,分到个人,实现承包单干。工业经济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经济,非要把中国工业经济变成小农式的责任田,割裂现代工业经济的社会性,联系性,这种做法错误,最终会导致经济失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阻碍不同时期中俄两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概括两国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一,归纳推动工业发展的相同做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