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说道:“在这个时期,以重工业为优先的工业化,在苏联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乌克兰到西伯利亚,无数工业城市拔地而起。其基础就是“五年计划,在这个计划中,由国家具体规定生产的物品、时间、地点、厂家、质量和价格。”这反映出当时苏联经济的特点有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管理高度集中 ③经济发展迅速 ④所有制单一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 ②管理高度集中 ③经济发展迅速 ④所有制单一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苏联通过推广五年计划,把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提高到1926年的56.6%,1959年达到98.5%;1913—1961年,外科医生增加40万,国民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苏联为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养老金、产假及带薪休假等福利。以上成就反映出苏联的五年计划
A.使苏联迅速变成工业强国 | B.提升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 |
C.让公民获得更多社会保障 | D.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 |
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中的地位
1913年 | 1928年 | 1937年 |
世界第5位 | 世界第5位 | 世界第2位 |
A.农奴制的废除 |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阅读材料,辨析作答下列是小历和小史分别搜集的关于1926—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的资料。
小历的表格:
小史的表格: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开始时的领导人。
(2)小历和小史搜集的材料哪个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山。
小历的表格:
| 增长 | 年均增长速度 |
重工业 | 18.4倍 | 21.2% |
轻工业 | 6.2倍 | 14.1% |
农业 | 2.6倍 | 1.5% |
小史的表格:
| 增长 | 年均增长速度 |
重工业 | 15.3倍 | 17% |
轻工业 | 14.3倍 | 15% |
农业 | 16倍 | 18.2% |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开始时的领导人。
(2)小历和小史搜集的材料哪个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山。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美国在 20 世纪初“主导全球”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19 世纪中期的日本“救亡、变革”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 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图一 1933 年后美国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图 2 中 A 段农业 方面实施的措施是什么?B 段经济发展与哪一政策有关?C 段苏联经济发展的 重点产业是什么?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 C 段经济的发展?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 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 20 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 正处于“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 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 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材料三 读下图,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19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美国在 20 世纪初“主导全球”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19 世纪中期的日本“救亡、变革”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 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图一 1933 年后美国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图 2 中 A 段农业 方面实施的措施是什么?B 段经济发展与哪一政策有关?C 段苏联经济发展的 重点产业是什么?苏联采用什么经济体制保障 C 段经济的发展?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
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 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 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 | B.经济比例失调 |
C.产品质量低劣 | D.资源消耗严重 |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材料一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子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一中“度除农奴制的‘法令””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哪些问题?材料二 1913—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表
项目年份 | 1913年 | 1921年 | 1923年 | 1925年 |
粮食产量(亿普特) | 39.79 | 22.13 | 34.55 | 44.24 |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2)概括1921一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材料三 斯大林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四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刺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郑易平、龚成的《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
(3)三、四两则材料,你同意谁的观点?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