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当前题号:1 | 题型:判断题 | 难度:0.99
20世纪30年代,当有人质疑在五年计划的指导下,苏联却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利用美国的先进技术建成,会造成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时,斯大林表示:“以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就是愚蠢之至”。据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
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
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戈尔巴乔夫改革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废除农奴制改革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表是斯大林1926-1940年执政时期经济数据,可以看出斯大林执政时期有什么特点(  )
A.重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B.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C.国民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部门发展严重失调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阅读下表,分析苏联工业总产值所占位次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的废除B.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